?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
近年來,在政府、產業的雙重推動下,云計算技術在我國得到迅速推廣,綜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IDC 等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962.8 億元人民幣。
從區域角度來看,華北、華東、華南是中國云計算產業的發展的主導區域,主要是因為這些區域集中了中國主要的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消費品、制造等行業用戶,其中,華北地區份額最高,占 23.1%。
從行業角度來看,當前,中國云計算的主要用戶集中在互聯網、交通、物流、金融、電信、政府等領域,近年來,各行業的數據量激增,更多領域開始利用云計算技術挖掘數據價值,雖然互聯網行業仍然是主導,但是交通物流、金融等行業的云計算規模也占據重要地位。
中國云計算產業鏈基本情況
按照產業結構來看,云計算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核心硬件(芯片:CPU、閃存,內存)、中游 IT 基礎設備(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等)以及下游云生態(基礎平臺、云原生應用等)三部分。
中國云計算產業若干特點
1. 云計算產業快速增長,但產業規模與歐美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云計算產業還有較大差距,例如,與美國相比,2018 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僅相當于美國云計算市場的8%左右,這與同期中國 GDP 約占美國 GDP的 66% 的現狀差別顯著。由此可見,中國云計算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顯現出嚴重不匹配的狀況。
2. 相較于發達國家,中國企業上云率還處于較低水平
根據麥肯錫等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 2018 年,美國企業上云率已經達到 85% 以上,歐盟企業上云率也在70% 左右,而據中國電子學會等組織和機構的不完全統計,2018 年,中國各行業企業上云率只有 40% 左右,在數字經濟核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3. 云計算已成為政府和企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
現階段,隨著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云計算技術與政府和大型企業的業務不斷融合,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云計算的價值,成為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
首先,政府和企業上云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各類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其次,以云平臺為基礎,可以有效整合優化設計、生產和市場資源,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效對接與協同創新;第三,政府和企業借助云上的軟件應用和數據服務,能夠更迅速、更便捷、更高效地提高服務和生產管理效率、優化業務流程,加速培育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