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持續推動經濟綠色轉型,新能源汽車行業逐漸成為我國實現經濟轉型目標的重要戰略性行業。那么,什么是新能源汽車?分類有哪些?技術原理是?本文將具體介紹。

1.新能源汽車
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的通知》規定,新能源汽車是指運用了新型動力系統,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概念有區別于節能汽車,按照上述通知規定,節能汽車的概念是動力系統為內燃機,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優于下一階段目標值的汽車。而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則是一些特殊燃料,再結合動力控制系統以及驅動設備技術最終形成為一輛新動力汽車。
2.新能源汽車分類
目前,通常對于新能源汽車分為以下三類:
其一為純電動汽車,是指主要依靠蓄電池產生的電力驅動汽車,優點主要是由于電力發電不會排出有害氣體,所以無污染且噪音較小。缺點主要是電池方面,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容易受天氣所影響,續航能力較差,無法滿足人們長途的需求。
其二為混合動力汽車,是指在依靠蓄電池的基礎上又增加一套內燃機裝置,是同時具備電動機和發動機的汽車。相當于在純電動汽車上進行了一定的改善,既繼承了純電動汽車的優點,減少尾氣對于環境的污染,又通過外部充電模式改善了純電動汽車續航能力弱的問題,增加了行駛里程。根據電能和燃油的做功程度分配,混合動力汽車再可劃分為以下四種:輕度混合動力汽車、中度混合動力汽車、重度混合動力汽車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但缺點是在能耗和成本上面費用較大。
其三為燃料電池汽車,是通過燃燒物和空氣中的氧氣產生化學反應,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優點是由于能量轉換率大于內燃機的三倍,導致具有較強的發電能力,但成本也相對高昂很多且配套設施較為不健全。
3.新能源汽車技術原理
借助先進科學技術的使用,轉換傳統汽車的外部能源,同時添加新的能源。并且,轉換汽車動力驅動與動力傳輸的模式,加之轉換系統驅動所產生的能量,這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定義。換句話說,新能源汽車就是針對汽車內部的動力傳輸進行改變,以新能源汽車的原理為依據,將汽車的驅動從整體劃分為內部驅動與外部驅動兩個部分。內部驅動指的是汽車的動力驅動。傳統能源汽車使用的動力驅動設備是內燃機,通過燃燒石化能源產生熱能驅動活塞的方法,將熱能轉化為動能,從而驅動汽車行駛。而新能源汽車則主要是通過電動機驅動,能源主要來自外部充入汽車電池的電能。同時,新能源汽車還包括混合動力汽車,主要就是指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即綜合了兩種動力系統的汽車。
除了內部驅動存在巨大差異之外,新能源汽車與燃油汽車最大的不同之處,還在于汽車的操控程序。新能源汽車目前一個顯著標志就是要使用電機進行驅動,不管是單獨使用還是混合使用。而隨著汽車各種自我監測設備與自我調節設備的多樣化與智能化,電動機作為主要或輔助驅動的新能源汽車會更加適應新能源的智能化操控系統,最終實現汽車操控的自動化。相比內燃機,電動機在操作上更加方便,因此新能源汽車可以實現汽車操控的自動化擴展,以此即可實現對汽車運行操控系統與動力操控系統的有效監測。這是一種智能化的操作模式,可以顯著降低汽車的能源消耗,同時大大提高新能源汽車行駛的能效比。
以上梳理了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分類及技術原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新能源汽車密集漲價,2022新能源汽車最新漲價情況一覽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分析
汽車電子和智能汽車行業-220627(3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