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為促進作物產量提高和品質提升,需在其成長過程中施加不同的營養元素,鉀肥便是重要植物營養元素之一。那么,什么是鉀肥?有哪些?生產鉀肥的上市公司有幾家呢?本文將具體梳理。

1.鉀肥
鉀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必需元素之一,它在植物體內含量較高,分布較廣,是移動性極強的元素之一,主要呈離子態或可溶態鉀鹽形態,存在于生命最活躍的器官和組織中。鉀可促進光能的利用,增強光合作用,促進光合產物的運轉;鉀是重要的品質元素,對改善作物品質有著很多作用,如鉀可增加棉花纖維長度。鉀還可提高作物的抗性,促進作物表皮組織和維管組織的發育,加強細胞持水力,減少植物蒸騰作用,從而增強作物抗旱能力;鉀能增加作物體內糖分儲備,提高細胞滲透壓,增強作物抗寒性能。
一般的鉀肥指的是氯化鉀,廣義上還包括硫酸鉀、硫酸鉀鎂、硝酸鉀等等。
2.鉀肥有哪些
鉀肥行業產物按照原料來源和生產方式的不同主要分為三大類:資源型鉀肥產物,加工型鉀肥產物和鉀大宗化工產物。
(1)氯化鉀(KCl,K2O ≥60.0%)是目前全球范圍內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鉀肥,占鉀肥產物總量的
90%以上。氯化鉀的生產原料主要來自于可溶性的鉀鹽礦,例如光鹵石和鉀石鹽。主要采用的生產工藝為溶解結晶法(我國青海察爾汗鹽湖生產氯化鉀采用此法)和浮選法(加拿大薩斯喀徹溫鉀礦)以及兩種方法聯合。氯化鉀的含鉀量高,生產工藝簡單,價格低廉,在鉀肥消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2)資源型硫酸鉀(K2SO4,K2O
≥50.0%)是以利用鹽湖鹵水和天然硫酸鉀礦石如雜鹵石,鉀鹽鎂礬礦,明礬石為原料制取所得。資源型硫酸鉀在硫酸鉀產物中占比僅為約 30%,加工型硫酸鉀占
70%左右。
(3)硫酸鉀鎂肥(K2SO4·2MgSO4,K2O≥22.0%)是從鹽湖鹵水或固體鉀鎂鹽礦中制成的一種含鎂、硫等中量元素的化合態鉀肥。產物呈粉狀晶體或白色顆粒狀,所含適合作物生長需求比例的鉀、鎂、硫,既滿足了我國對鉀資源的需求又為土壤補充了兩種急需的中微量元素。
(4)鉀硅鈣肥(K2O≥4.0%,SiO2≥20.0%)是近幾年研發上市的一種新型多元素混合緩釋鉀肥。這種利用國內儲量較大,分布較廣的難溶性鉀資源鉀長石作為原料合成肥料的新型技術,拓寬難溶性鉀資源利用途徑的重大舉措和未來實現提高鉀肥自給率的主要發展方向。
(5)硝酸鉀(KNO3,K2O≥46.0%,N≥13.5%)含氮,鉀兩種植物生產必需大量元素,且含量與植物吸收氮、鉀的比例一致,養分可全部水溶,無有害物質鈉、氯的殘留,肥效快,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可利用率,可均勻迅速的為農作物提供所需養分。
(6)加工型硫酸鉀(K2SO4,K2O
≥50.0%)每年的產能和產量僅次于氯化鉀。對于那些忌氯作物來說,加工型硫酸鉀是最主要的鉀肥來源。加工型硫酸鉀的生產原理是用含硫酸根的物料與氯化鉀進行離子交換。
(7)磷酸二氫鉀(KH2PO4,P2O5≥51.0%,K2O≥33.0%)含磷,鉀兩種水溶性植物生產必需大量元素,是一種速效高濃度的磷鉀復合肥料,由于不含氯,可應用于浸種拌種和葉面噴施。
(8)氫氧化鉀(KOH)易溶于水,屬于強堿,容易腐蝕。雖不常當作肥料施用,但其主要的消費途徑是作為生產碳酸鉀、磷酸二氫鉀和部分的液態肥料的原料使用。隨著碳酸鉀、磷酸二氫鉀等鉀肥的市場需求日益擴大,原料氫氧化鉀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9)碳酸鉀(K2CO3)是農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優質的鉀肥,也可在氮肥行業中作為脫硫劑。
以上梳理了鉀肥的定義、種類及作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全球鉀肥生產國排名及市場供需分析
中國的鉀鹽資源豐富嗎?鉀鹽礦床有哪些?
基礎化工·鉀肥行業研究·專題報告:鉀肥行業分析框架-20220418(2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