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景區是什么?
智慧景區的定義是: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圍繞游客體驗、游客需求以及景區管理,依據智慧旅游的要求,創新管理以及服務理念,實現景區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建成以游客為中心,信息管理為保障的景區。
從智慧景區的基本內涵來看,主要包括了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營銷三個方面,而這三個方面的工作,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游客能夠有一個更好的體驗,提升景區的競爭力。
以廣義角度來講,智慧景區所指的就是:“現代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全面升級。主要強調是經濟與運營管理方面,指一種綠色生態的環保景區及旅游方式,在對服務質量水平予以大幅度提升的同時,創造更高、更環保的經濟價值。
狹義上智慧景區是信息化智慧旅游在景區方面的具體實踐,更強調智能信息技術,具體是指運營過程具有智能化等特性,并通過互聯網及智能媒介平臺使游客和景區互通聯系,幫助景區及游客獲得更方便更全面的信息。智慧景區其目的是為了讓游客與景區互聯更為密切,使游客在了解景區,獲得更好的旅游體驗,也能讓景區管理者更方便對景區進行管理和宣傳。

智慧景區建設內容
智慧景區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智慧傳感設施
主要是指嵌入了傳感設備的基礎公共設施,與物聯網結合向管理中心發送所需的數據,各種設施所需嵌入的傳感器也不同,智慧景區建設主要的用到的傳感器包括射頻傳感器、位置傳感器、能耗傳感器、速度傳感器、熱敏傳感器、濕敏傳感器、氣敏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
2、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是景區信息資源數據庫的存儲中心、管理服務中心和數據交換中心。
3、信息管理平臺
該平臺主要是協助管理部分對景區進行管理,減少管理的復雜性,主要包括景區資源、環境監測,游客質量服務,景區產業聯合,管理部門運營管理等幾個部分。
平臺常規系統包括:
1)地理信息系統
主要是將影像地圖、地形、模型、GPS導航技術等包含三維信息的要素整合到平臺上,實現一些GIS
功能,例如線路的導航、要素的定位等。
2)監控系統和電子門禁系統
主要是監控人員的行為、事件的立案,還有對景區資源的保護。
3)景區門戶網站和訂購系統
主要是對景區的景點信息、導覽信息、衣食住行信息、風景文化信息等信息進行介紹,還有景區的購票操作和景區內產品的購買操作。
4)統計分析系統
主要是對景區內資源、客流數據、交通數據、環境數據等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問題,以便更好的解決問題和安排服務。比如游客的分布統計分析,可以根據高峰人流分布情況,及時的部署好相應的交通工具和其他安全設施配置,做好人群的疏散工作,緩解交通壓力,確保游客安全;也可以根據游客分布調整資源分布,提高經濟效益。
5)綜合決策平臺
綜合決策平臺是景區智慧化程度的體現,該平臺建立在多個系統基礎之上,通過數據管理與共享,數據分析和預測來處理應急事件,為管理者提供決策輔助。該平臺決策功能需要多方部門聯合對事件進行分析,實時、全面的了解事件的整個過程,以便作出及時、準確的決策信息,達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效果。

智慧景區國內發展現狀
IBM公司于2009年發布《智慧地球贏在中國》,智慧景區應運而生,我國便開始了對于這一景區模式的研究,并在2015年逐漸進入高潮階段。
在提出“智慧景區”的理念后,國內各大景區便首先開始紛紛響應。
2010年,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景區首先提出建設“智慧九寨”,成為國內先例。自此開始,我國景區由大型景區也開始逐步向建成“智慧景區”進發。
根據國家旅游局于2012年召開的“全國智慧旅游景區建設現場會”現場公布,“全國智慧旅游景區試點單位”在我國已經設置了22個。
在2014年,黃山風景名勝區等35家國內著名景點聯名發起號召,成立了“中國智慧景區聯盟”,在這些景區的帶領下,我國大部分5A級以上景區已進行了向“景區智慧化”的改造升級,同時其它級別的景區也由點到線再到面的加入改造,已經取得不小的成績。
2014“智慧景區”成為年度旅游宣傳主題,全國建設熱情持續高漲。宏觀上來講,信息采集工作全面鋪開,智慧景區工程規模啟動,配套的技術與設備提供商開發范圍進一步拓寬,研制技能穩步提高,智能化導視系統得到了來自多方面的支持。微觀方面各地著力開發各類新媒體平臺,陸續推出智慧景區導視網站推廣性線上購物平臺、專屬于自己景區的個性化導視APP等,實現景區導視系統與各類新媒體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對接融合。
推薦閱讀:
《旅游綜合行業專題報告:從山水畫卷到數字世界景區運營第二空間打開景區IP價值重估啟動-20220121(40頁).pdf》
《邁點研究院:中國旅游景區品牌發展報告 (2020~2021)(4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