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FII是什么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是合格的境外投資者的英文簡稱,QFII機制主要是指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進行投資認證過程的一種制度。同時也是一個國家在貨幣沒有實現可以自由兌換及資本項目沒有開放的情況下,進行有限度的引進外資和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制度。這個制度要求國外投資者一起進入一個國家的證券市場,前提是必須要符合一些條件,并得到該國有關部門的審批后可以獲得一定的外匯資本,同時可以轉換為當地的貨幣。通過層層的嚴格監管,還有專門的賬戶投資當地的一些證券市場。在2019年9月10日之后,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決定取消QFII/RQFII投資額度限制,與此同時RQFII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也一并取消。
2、QFII發展歷程分析
隨著我國金融開放的逐漸推進,我國的證券市場在開放程度也在不斷的提高,我國證券國債市場開放的進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從2005年-2009年是政策起步階段,初步試水開放銀行和交易所市場,但這階段幾乎沒有外資流入增量。
(2)第二階段:從2010年-2014年是我國證券國債市場穩步發展階段,逐步拓寬外資投資主體、投資范圍、投資操作類型,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等三類機構率先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隨后QFII
和RQFII相繼獲批進入。
(3)第三階段:2015年以來是加速發展階段,政策重點轉向創新投資方式,提高流動便利性,尤其是2017年債券通后外資流入明顯加速。
3、QFII與RQFII投資額度分析
QFII和RQFII的投資靈活性較差,監管相對嚴格,適合具有中長期投資需求的大型境外配置型投資者。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取得證券投資業務許可證后,需要通過托管人向外管局申請投資額度,進而可以通過QFII和RQFII通道參與交易所或者銀行間債券市場。
QFII的申請主體是中國境外基金管理機構、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以及其他資產管理機構。從下面數據顯示開看,截至2020年末,共有385家境外機構取得QFII資格,總投資額為1,162.59億美元。共有278家境外機構獲得RQFII資格,總投資額為7,229.92億美元。
QFII和RQFII投資額度

QFII和RQFII投資規模穩步上升(億元)

CIBM與QFII準入規則相比更為輕松,沒有相應的額度限制,但是依舊需要委托結算代理人參與,操作靈活性較差。從下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截至到2021年6月末,已經有483家境外機構通過CIBM入市,其中最高的月度交易量達4,566億元。
債券通的交易效率高、門檻低和機制靈活,吸引了大量境外機構投資者。截至2021年6月末,已有682家境外機構通過債券通入市,月度交易量達6,411億元。到2021年7月15日,共有313家境外銀行、78家境外央行、70家境外證券公司、48家境外保險公司、17家境外基金公司、16家境外人民幣清算行、15家境外養老基金公司等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CIBM和債券通入市。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境外央行和商業銀行更多的通過CIBM模式,而資產管理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更傾向通過債券通模式。
境外機構入市情況

推薦閱讀
中興通訊-投資價值分析報告:格局重塑再看5G龍頭投資機遇-210803(34頁).pdf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行業發展報告(2021)(26頁).pdf
投資中國制造優勢競爭產業:易方達中證石化產業ETF投資價值分析-20210530(2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