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驗營銷
第一個提出體驗營銷概念的學者是貝恩特·施密特,他在所著的《體驗式營銷》一書中指出體驗是消費者對某些外在刺激的內在反應,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理性與感性共存。當前,學者們關于體驗營銷的定義有著多種闡述:
汪濤、崔國華(2003)認為,體驗營銷是企業通過設計營造一種氛圍、場景或事件,使顧客主動參與其中并產生深刻而難忘的體驗的營銷過程。
孫艷華(2011)認為,體驗營銷是指企業以服務為中心,以商品為素材,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消費者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并未產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的營銷方式。
于曉穎(2017)認為,體驗營銷是指企業以設計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消費體驗,消費者通過參與體驗加強與商家之間聯系的過程,最終促進商品的銷售。

2.體驗營銷的優勢
(1)強調消費者體驗,使消費者參與其中:和傳統的營銷相比,體驗營銷注重的是消費者體驗,關注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的情感需求,突出消費者在整體營銷活動中的核心地位。從消費者體驗維度出發為消費者設計創造體驗,并引導消費者參與進入體驗場景,使消費者與產品、服務和品牌之間產生互動關系。
(2)從主題出發,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情景:在體驗營銷活動之中,所有營銷方法、場景都是圍繞某一既定的主題進行設計、實施。并以此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情景,豐富消費者在銷售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消費者在消費情景中除了可以更明確的感受產品特征與信息,也可以感受到品牌所塑造的主題形象與生活方式。通過對店內設施、布局、環境、造型的運用,為消費者提供體驗,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3)體驗的多樣性:由于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觀念、價值觀不同,導致了消費群體的差異化與個性化。而消費群體個性化決定了體驗途徑的多樣性,因此體驗營銷的形式和策略也為滿足相應的群體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在設計完成體驗營銷活動時必須要遵從不同群體特點,有針對的塑造互動體驗,滿足不同群體個性化需求。
3.體驗營銷與傳統營銷的區別
(1)側重點不同
傳統營銷重點放在了產品的特色與利益上,通過進行產品的銷售來獲利:而體驗營銷關注的重點則是放在了顧客的體驗需要上,通過安排情景、事件以及設計一定的體驗活動,讓顧客得到有價值的體驗使企業獲取利益。企業為了吸引消費者,與他們建立一種個人化、值得回憶的聯系,就是在營造一種體驗的氛圍。
和過去相比,今天的物質生活更加豐富,消費者面臨更加多樣化的物質選擇,對物質方面的需要退而求其次,而對精神或文化方面的需要更加的關注。體驗營銷恰恰順應了經濟發展的這種需要,在強調消費者物質方面需要的同時更加側重于消費者精神或文化方面的滿足,突出他們的精神感受,關注企業給他們帶來的能夠值得回憶的體驗。
(2)對目標消費者的理解不同
傳統營銷假設他們面對的目標消費者是理性的,通過理性的購買過程進行決策,在這一過程中通常是由需求認知、尋求信息、評價各種產品、選擇、購買與消費等幾個階段所組成的。如果目標消費者的購買過程都是按照這個過程來進行的,那么目標消費者可能會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他們會有厭煩的感覺。而體驗營銷則不同,他們認為目標消費者既是理性的,同時義是感性的,消費者在消費時是通過理性和感性的綜合作用而進行購頭的。在體驗營銷中,消費者既接受體驗,義參與實施到體驗中去,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地體現山了顧客導向的理念。體驗營銷強調消費者的參與性和接觸性,希望能夠引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從而拉近產品和消費者的距離。體驗營銷不僅考慮到產品的功能和特點,還要注意與消費者搞好溝通與交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從消費產品和服務的經歷中切身體驗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能否達到或多大程度上達到了顧客的求。
(3)效果不同
傳統營銷在營銷產品被消費者購買并評價后就已經結束了,而在體驗營銷中,一次產品體驗并未宣告體驗營銷的結束,消費者能通過多次體驗獲得不同的感知效果,體驗營銷具備一定的持續性及動態性。
以上梳理了體驗營銷的定義、優勢及其與傳統營銷的區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網紅營銷?特征是?與傳統營銷對比
什么是內容營銷?包括哪些?
什么是娛樂營銷?特點是?優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