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率監管標準包括什么
杠桿監管在資本充足率監管之前就存在。不少國家,例如美國、加拿大等在《巴塞爾協議Ⅲ》公布之前,就運用了杠桿率監管進行資本約束。
就資本充足率和杠桿率而言,杠桿率是靜態的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是動態的杠桿率。兩個監管指標之間關系緊密,兩者并行監管更有利于維護銀行業的健康發展?!栋腿麪枀f議
Ⅲ》之后,各國都順應國際監管趨勢,進行了國內的資本約束的改革。
中國銀監會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詳細的對于資本監管有了說明,統一了國內監管的標準以及計算公式。
在《關于加強當前重點風險防范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到了著力做好資本充足率、動態撥備率、杠桿率、流動性比率的四項監管工具的建設工作。在四項監管工具中的杠桿率計算中要求用一級資本與覆蓋表內外所有風險暴露的全額敞口,對銀行杠桿率水平進行審慎限制。
在 2011 年的文件中相繼提出了杠桿率的下限4%和具體的計算公式以及辦法。對于國內杠桿率的監管要求高于《巴塞爾協議Ⅲ》(杠桿率≥3%)的要求。
2012
年6月,對于杠桿率計算過程中的信用轉換工具以及緩釋工具進行了重新衡量和估算,其中對于現有衍生品按照現期風險暴露計算,不考慮信用衍生工具的緩釋因素,運用新的轉換系數來進行計算。與此同時中國銀監會所公布的達標時間標準也短于巴塞爾委員會的要求。

杠桿率監管的特點
順周期性:杠桿率的順周期性指的是在經濟周期的波動過程中,杠桿率會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當經濟處于上行階段時,相應的金融資產價格會上升,銀行作為一個盈利機構,自然會加大資產規模,企圖在經營活動中,能夠獲得資產的溢價效應。此時收益與風險成正比的基礎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風險承擔一定會增大,杠桿率也就會隨之提高。
便于計算,降低實施成本:與計算資本充足率所采用的內部評級法相比較,杠桿率監管計算能夠極大的減少風險隱瞞問題且將降低監管成本。內部評級法下所用的數據都是由商業銀行上報所得,而杠桿率的計算所采用的經營指標都是從風險總額考慮。減緩了資本約束中的信息不對稱和監管套利。
依賴會計準則,控制資產負債表增長:根據杠桿率的計算,資產負債表中單個項目的劃分依賴于會計準則的標準與規則即現在的杠桿率監管與會計并表密切相關。
影響銀行杠桿率的因素
經濟發展水平:在經濟發展上行期間,銀行就會較多的發展表外業務,此時的杠桿必然是上升的,即杠桿率是下降的;在經濟下行階段,銀行部門為了避免逆向選擇的出現,整個經濟的可行性投資項目在經濟下行階段也會減少,于是銀行會減少放貸量。所以從理論上講,杠桿率與銀行信貸規模應該是呈現負相關性。以上的分析說明了杠桿與經濟發展狀況是正相關的,也就是杠桿具有順周期的特征,那么杠桿率監管就自然變成了逆周期的監管工具。
權益融資與負債率:與一般企業相同,銀行在融資方面會考慮權益融資。這就需要良好發育的資本市場。在資本市場低迷時,銀行相應的表外業務也會收緊。本身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的能力也會下降,此時銀行的負債率就會上升,相對于企業來說,股市低迷融資比重就會下降,企業經營所需要的資金就會通過向銀行貸款,信托等渠道,這些方式都會成為杠桿高企的原因。
利率和匯率的發展水平:利率代表著資金的價格,根據供給需求曲線的特征,價格與供給量存在著密切關系。利率上升時,企業的融資成本就會上升,根據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特征。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會減少借貸。銀行的信貸業務和表外業務也會被動減少。在利率下降的時候,即借貸資金變得便宜。信貸需求增加,銀行的表外業務的發展會增加銀行杠桿,降低杠桿率。
監管指標與政策的變化:資本充足率與杠桿率具有趨同的監管約束作用,對于資產質量較高的銀行,杠桿率就相對嚴厲。資本充足率是資本與風險加權資本的比例,資本充足率監管的約束導致銀行為了滿足監管要求會較少投入風險資產,會降低銀行自身的杠桿水平,提高杠桿率。
銀行自身微觀環境:銀行的經營方式和前期經營狀況都會影響杠桿率的高低,比如流動性指標,盈利性指標等資產質量的指標變化??梢?,杠桿率監管并不是孤立的監管模式,影響杠桿率的因素也涉及宏觀政策、微觀經營的方方面面。
更多金融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金融行業: 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展望-210728(22頁).pdf》
《NIFD:2021年度中國杠桿率報告(3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