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攤經濟?主要特點有哪些?積極影響分析 AG 2022-07-30 09:50:13 作者:AG 4279 收藏 1.什么是地攤經濟地攤經濟指的是通過擺地攤而獲得經濟收入的一種經濟形式。地攤經濟作為一種城市的邊緣經濟,一直被視為影響市容的經濟形式。地攤經濟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形勢,自古有之,在現代社會仍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商管理部門并不會對擺地攤的經營模式進行注冊,再加上其流動性較大,又存在臨時性的特征,在日常中很容易產生矛盾和沖突,更容易成為社會熱點。2.地攤經濟主要特點有哪些低成本、流動性、靈活性、自由性等是地攤經濟區別于其他經濟形式的顯著特征。地攤經營首先就可以節省房租這一大項支出,由于其經營規模較小,又可以省去人工成本,既然無需工商注冊也就免去了交稅,最主要的支出是原材料或商品。地攤經濟多是用三輪車等小型載貨工具載著商品進行售賣,其經營地點并不固定,可以邊走邊賣,可以選擇人流量大的地方售賣,這是地攤經濟流動性的體現。靈活性指的是地攤經濟并不需要像大型商超一樣要在規定的時間開門營業,可以根據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選擇擺攤經營的時間和地點。地攤經濟的自由性體現得更加明顯,地攤多為個人小本經營,其經營方式和時間長短等,均按個人喜好設置,很少受監管的影響。3.地攤經濟積極影響(1)緩解就業壓力:擺地攤對我國經濟及全行業的復蘇,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是一種快速、低成本的復工復產,根據數據估計,地攤經濟將為我國大部分勞動人口提供支撐,也將會對廣大勞動者就業提供幫扶;而擺地攤對于底層百姓來說,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甚至是唯一來源,是通過自己辛勤勞作換取回報的最簡單的方式,保障了底層人民的收入,才能更好地恢復社會的平衡和穩定,緩解就業壓力。(2)促進經濟穩步發展:擺地攤通常售賣的是比較簡單的商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百姓對消費的熱情,對逐步提升消費意愿與需求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3)促進產業升級與發展:首先,集市上販賣種植的瓜果蔬菜,養殖的家禽等各式各樣的農產品,一直以來都是以地攤展示,對于農民而言,地攤經濟的全面恢復,使得其經營有了依靠,不會再糾結城管等外在不利因素的影響,能夠充分調動種植戶的積極性,引導農業領域健康發展。其次,進城擺攤,促進了人口流動,增加了城市的服務業、餐飲業等產業的發展,最簡單地說,地攤附近的餐飲業或者是說餐飲地攤將會受到其自身或周邊攤位的需求拉動,而且大量的通勤,乘坐交通工具對于當地的交通運輸業也是極大的促進。以上就是有關于地攤經濟的定義、特點及積極影響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經濟發展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推薦閱讀單身經濟是什么意思?特點有哪些?什么是社區經濟?類型包括哪些?網紅經濟是什么意思?模式有哪些?發展原因分析 本文標簽 地攤經濟 地攤經濟模式 地攤經濟的主要特點 中國地攤經濟的特點 地攤經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