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T產業是什么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術)首次出現是在1997年美國聯邦政府的工作報告中,它是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融合而產生的新的技術領域和概念。
其中,信息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的手段來獲得、利用、加工處理以及傳遞信息的技術綜合。而通信技術則是指通過某種媒介,不同個體之間進行信息傳遞和共享的技術。
在早期的認識和研究中,人們對ICT的理解大都集中在軟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這兩個層面,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后,伴隨整個社會對信息通信技術的需求增長,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特別是IT和CT的不斷融合,使得兩者之間密不可分。不使用信息技術的通信網絡系統不可能高效運行,而信息技術中的信息傳輸就是來自于通信的基本原理,因此,二者正在朝共同的方向發展,逐步實現寬帶化、網絡化以及多媒體化。從現實需要出發,將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統稱為ICT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信息技術的靈活快速處理能力和CT跨越時空障礙進行信息傳遞的能力被ICT巧妙聯系在一起,將對國民經濟產生前所未有的重要影響。就目前研究來看,ICT的概念已經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國家的認可,同時,各國或組織也在紛紛提出發展ICT產業的國家戰略,比如在八國首腦會議上,ICT產業發展戰略被列入東京宣言。與此同時,美國、歐洲等也分別提出ICT產業發展的政策,促進其經濟增長。
ICT產業相對于傳統工業來說,在技術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優勢,是先進技術的載體,是國家科技實力和經濟發展程度的集中表現。近年來,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我國ICT產業也迎來了良好發展機遇。

2、ICT包括哪些部分
1)國外ICT產業界定
至今為止,國際上對于ICT產業的界定至今仍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具體有以下幾種界定
美、加、墨三國(1997)ICT產業內容范圍:出版業、電影和音像業、廣播電視和電訊業、信息和數據處理服務業(包括新聞機構、圖書館、檔案館、網上信息服務、數據處理服務等活動)。
OECD(1998)ICT產業內容范圍:制造業中的辦公用、會計用電子設備和計算機器;絕緣線和電纜;電子管和顯像管,及其他電子元器件;電視、無線電發射機,有線電話和電報設備;電視、無線電接收機,音像錄放裝置和相關制品;測量、檢查、檢驗、導航和其他用途的工器具;工業加工控制設備;服務業中的電子機械、設備和物資的批發;辦公機器和設備的出租;電訊;計算機和有關的活動。
聯合國(2004、2009)ICT產業內容范圍:信息和通信技術制造業、信息和通信技術貿易及信息和通信技術服務業。

2)我國ICT產業界定
目前,關于我國ICT產業劃分有三個口徑,具體界定如下
大口徑分類:涵蓋了所有與信息活動相關的內容,比如出版活動、電子為手段的信息加工和生產、計算機及輔助設備的處理、通訊技術傳播等活動。
中徑分類:包括計算機、廣播電視、電子元器件等電子信息設備的制造,計算機及通訊等電子信息設備的租賃和銷售,電信、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等的電子信息傳輸服務,計算機和軟件服務為主的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新聞出版、電影音像業等其他信息相關服務。
小口徑分類:計算機、廣播電視、電子元器件等電子信息設備的制造,計算機及通訊等電子信息設備的租賃和銷售,電信、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等的電子信息傳輸服務,計算機和軟件服務為主的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推薦閱讀
德勤:2021年ICT趨勢白皮書(51頁).pdf
任仕達:2021年ICT市場與人才趨勢報告(6頁).pdf
頭豹研究院:2021年中國5G專網行業短報告:5G專網ICT產業新戰場(20頁).pdf
紫光股份- “芯云網邊端”齊升ICT龍頭出鞘-211008(2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