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產業的發展方向
總的來說,未來邊緣計算產業的發展有4大方向,分別是用機器的速度取代人的速度、從固定架構進化到靈活架構、設備數量從百萬量級擴展到十億量級和提供綜合性的多維體驗,下面來給大家仔細的講解一下。
1、用機器的速度取代人的速度
在未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和場景都對實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將會激發出對邊緣設備和網絡的需求,機器的速度極快,機器的速度將會對人的速度進行取代。

2、從固定架構進化到靈活架構
當前開發者們正在運用各種各樣的虛擬抽象層,在全球范圍當中構建和部署應用程序,虛擬抽象層理念的應用提高了更高的便捷性、更經濟的協作方式,以及更高效的產品迭代,在未來,這樣的趨勢將會繼續下去,并且隨著自動化和云服務的發展,分布式架構的復雜性將會被抽象層所屏蔽。
3、設備數量從百萬量級擴展到十億量級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世界當中,有數十億的手機存在,在未來,我們將會擁有更多的智能汽車、智能插座、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等,除此之外,各種智能的基礎設施和攝像頭也會遍布,這些設備都將會進行網絡連接,他們將會產生ZB量級的數據,以可控的成本快速的處理復雜度較高的大量數據,是邊緣計算需要解決的挑戰之一。
4、提供綜合性的多維體驗
我們正在從靜態的二維互聯網開始進入到一個場景豐富、體驗豐滿的數字世界當中,醫生需要復雜的實時反饋,遠程操控機器人進行手術,工人需要了解設備的當前信息,以便合理規劃生產決策,控制員需要及時了解無人機的位置信息,更好的提升工作質量,結合邊緣計算新方法,遠程控制、虛擬現實、位置服務等各種各樣原有的應用,都將被重做一遍。
雖然在過去的幾年間,大約有90%的數據都采用的是集中式處理,但是據預測在2022年,預計將會有75%的數據將會通過邊緣分析和處理,總的來說這樣數據處理的流動性,將伴隨有4大技術演進方向,它們分別是邊緣計算中心逐步克服分布式設施復雜性和單位成本經濟性的問題、人工智能的實用性增強,從云端滲透到邊緣、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以及5G時代的快速到來。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GSMA:5G時代的邊緣計算中國發展報告(80頁).pdf
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區塊鏈+邊緣計算白皮書(38頁).pdf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安全白皮書(2020)(54頁).pdf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電信行業的5G未來:借助5G、邊緣計算和AI創造新的收入流和新服務[3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