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IFI發布了《開放和可互操作的智慧城市》。
報告主要介紹了物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中面臨的互操作性挑戰、策略和成功案例簡介?;趯?5個城市的調查,探討實現這一目標所面臨的挑戰,例如在互聯設備級別缺乏開放性和互操作性,供應商的“圍墻花園”方法以及供應商采購文化方面的障礙。
一、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挑戰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劇,城市正在尋求用技術解決一系列復雜挑戰,從減少交通擁堵、確保公民安全到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足跡。
物聯網(IoT)可以幫助城市受益于使用來自互聯基礎設施的數據,如路燈、智能能源和水表、環境傳感器和交通系統。潛力無限但實踐部署緩慢,82%的智慧城市試點由于缺乏成熟度而失敗,使用專有技術的智慧城市項目比使用開放技術的項目成本高出30%。
二、物聯網:智慧城市部署的關鍵要素
盡管城市需要應對復雜和多方面的挑戰,但只有16%的受訪城市有成熟的項目正在啟動和運行,一半(49%)的城市表示,它們正處于擴大規?;蛲瞥鲈圏c的階段。
然而,大多數人(55%)都有一個智能城市路線圖,以指導他們在未來十年及以后的發展。
你是否有智慧城市路線圖?為期多久?

大多數城市已經部署了一些類型的互聯基礎設施(見圖),以應對非常具體和務實的挑戰。智能路燈、遠程抄表(水和能源)和安全是最常優先考慮的應用,這些應用已經帶來了好處。
這一趨勢似乎將繼續下去,因為許多城市在未來兩年內希望進行的投資都與物聯網服務有關。

三、開放的思維:創造互操作性文化
向開放方法的轉變不僅僅與技術和標準的可用性有關;這與城市和公共事業的采購文化同樣重要,甚至更多。
近三分之一(30%)的人表示,他們所在城市的采購和招標流程不支持向開放和互操作的解決方案轉變,在許多城市內,至少目前,采購既沒有集中化,也沒有基于互操作的強制性原則。
在選擇開放/互操作的智能城市解決方案時,面臨哪些挑戰?

報告總結
城市轉型沒有終點,新的挑戰和機遇總會出現。但如果沒有開放和互操作的技術,城市將無法解決智能交通系統、路燈控制和物聯網網絡的部署等問題。
除了構建這些可互操作的技術以充分發揮智能城市的潛力外,供應商還需要更好地向城市宣傳這些技術?;ゲ僮餍詫撛煲粋€良性循環——刺激對解決方案的需求,增加智能城市服務的部署,鼓勵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最終實現創新。
本文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UCIFI:開放和可互操作的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