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加上技術的不斷成熟,分布式電源接入是未來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那么,什么是分布式電源?分類有哪些?本文將具體介紹。

1.分布式電源
分布式電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是指為了滿足特定電力用戶的電力需求,在用戶附近布置的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獨立電源。DG通常采用技術先進的控制設備,具有操作簡單、投切機組方便和能源利用率高等優勢。當大電網發生故障時,DG可作為孤島內的電源實現孤島運行。位置和容量合理的
DG 可滿足偏遠地區的小負荷用電需求,提高對用戶的供電可靠性。
2.分布式電源特征
(1)直接供電
分布式電源最本質的特征是直接向用戶供電,使得分散式能源資源能夠就近利用,實現了電能的就地消納。
(2)裝機規模小
分布式電源裝機規模通常在10MW及以下,包括美國、法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對分布式電源接入容量進行限制(10MW左右),僅有兩個國家容量為100MW級,但從實際并網情況來看,66kV電壓等級的大容量分布式電源所占比例極少。
(3)接入中低壓配電網
中低壓配電網在各國的定義存在差異,具體的接入電壓等級有所不同,通常為10(35)kV及以下,包括德國、法國等幾個國家對分布式電源接入電壓等級進行限制(中低壓配電網),英國所允許的66kV電壓等級也仍屬于中壓配電網范圍。
(4)發電類型多為高能效天然氣多聯供、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發電
發電類型主要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潮汐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余熱、余壓以及廢氣利用發電等資源綜合利用發電,以及小型天然氣冷熱電多聯供等。
3.分布式電源分類
DG的類型按消耗能源類型可分為:化石燃料發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混合式發電。
(1)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是以扇葉、齒輪箱為媒介,實現風能與機械能的轉化,進而通過發電機產生電能的一種發電技術。該發電方式裝機容量跟裝機位置靈活,建設周期短,易維護,但存在噪聲大等缺點。
風機類型有:普通異步機、雙饋感應風機和多級同步機,其中,雙饋感應風機由于具有靈活調整無功的能力而被廣泛應用,其構造有風力機、齒輪箱、雙饋發電機和電力變換器等。
(2)太陽能發電
太陽能發電有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光伏發電利用半導體實現光-電轉換,由于該方式優于光熱發電,因此應用最為廣泛。該發電方式具有經濟環保、容易安裝,場地選擇靈活,維護成本低等眾多優點。
光伏發電的核心是光伏電池陣列,主要包含電池板、逆變器、變壓器和控制器等。
光伏發電原理:光伏陣列接收光能后經半導體實現光-電轉化,產生的直流電經逆變器變換為交流電后直接供給負載或并入電網。為提高利用率,通過控制器調節變換器功率開關的占空比,使光伏陣列工作在最大功率點附近。
(3)燃料電池發電
燃料電池效率的理論值可達90%,甚至更高,具有可靠性高、噪音低、污染小、電能質量高、自動化程度高等眾多優點,容量在 250KW-5MW
的燃料電池與先進的300-500MW的火電機組發電效率相當,且在清潔角度,燃料電池更勝一籌。其發電原理不像傳統的火力發電,發電過程無燃料(可燃氣體,如氫氣)燃燒,是一種比較溫和的化學反應,通過催化劑的催化,使燃料與氧氣間接進行反應。同時,分布式燃料電池發電作為氫能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國際被廣泛發展,前景廣闊。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分布式能源?主要包含哪些?與傳統能源對比
什么是分布式存儲?技術有哪些?與傳統存儲的區別
什么是分布式光伏發電?適合什么場合?應用場景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