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送轉
股票股利包含兩種方式,一是企業以未分配利潤送股,二是企業用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二者合稱送轉股,當送轉比例很大時,就被成為“高送轉”。目前,理論界尚未對高送轉給出明確的定義,Wind數據庫對其的定義為10股轉送3股以上,而部分學者對此的定義為10股轉送5股以上的送股比例;滬深交易所于2018年4月4日分別發布了《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見稿)》,這是對首次對高送轉標準進行了權威的界定,根據上交所規定,高送轉是指10送轉5以上;深交所對主板、中小板的高送轉給出不同標準,其中,主板十股送轉不足五股的都不算高送轉;中板十股送轉不足八股的不能稱為高送轉、而小板得十股送轉十股以上才算高送轉。

2.“高送轉”的特點
高送轉股票一般呈現“三高一低”的特征。
第一,每股資本公積金高?!案咚娃D”能夠實現的前提即持有足額的資本公積金保障轉股的完成,這也是在股票進行股利支付前進行分析判斷的前提之一。
第二,每股未分配利潤高。上市公司進行“高送轉”股利支付形式的原因主要是針對此行為可以解決企業擴大規模所帶來的融資困難問題,這要求企業在未來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而每股未分配利潤較高可以保證企業在通過結構調整中擴大規模的行為能夠有足夠資金的支持。
第三,每股凈資產高。一般“高送轉”企業存在擴大規模的需求,這與其凈資產規模不能彌補企業發展速度的情況相吻合,這說明公司總股本水平較低,從而導致企業具有較高每股凈資產。
第四,總股本低。高送轉反應了公司進行融資的需求和可行性。如果公司已經具有較大規模的股本結構,企業再進行規模的擴大可能會導致其融資成本上升,而較小的總股本規模使公司的資本結構更為科學和合理。
延伸閱讀:送股與轉股
送股和轉股都是公司進行股票股利分配的方式之一,雖然在原理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能達到增加股本的目的。
送股就是指企業在確保年底能夠取得盈利的情況下,將股票采取一定的比例贈予股東的行為。實現利潤到股本的轉化。從資本結構的角度看,企業的資本、需要償還的債務以及各股東的根本權益并未發生根本的變化,這僅僅是一種內部調整行為,公司的股份總額擴大了,但是公司當年沒有分配的盈利卻降低了。
轉股通常是采取公積金來轉增股本,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使企業的盈利得到重新分配。這是由于公積金轉增股本是企業將過去形成的公積金(包括資本公積金和盈余公積金)向投資者按其持股數量進行無償贈送,而贈送比例則按照公告規定進行,最終達到增加股本的目的。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研報】證券行業深度報告:證券股究竟是成長股還是周期股?-210118(34頁).pdf》
《2022年A股投資策略:浴火·重生-211218(9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