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銀行是什么?
智慧銀行就是在現有銀行的運營模式上進行提高和轉變,把本土銀行轉變成國際化的大型銀行,以客戶為中心,以流程為導向,積極開展金融產品的創新和快速有效的渠道營銷,從而建立可以應對大流量交易的現代化的銀行系統。
智慧銀行的建設目標就在于:創造最優客戶體驗,為客戶提供隨時、隨地、隨心的金融服務。
智慧銀行的優勢
智慧銀行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符合網絡新時代金融行業的運行規律,在智慧銀行中,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優化各種業務成本以及減少營運風險管理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首先,在智慧銀行模式中,可以對客戶需求進行智能分析、預測,在感知到客戶行為模式的基礎上保證銀行可以及時改變服務策略,給客戶提供其需求的個性化金融產品。
其次,智慧銀行以現有銀行的各種服務渠道為基礎,在通過智能化的分析后,可以給客戶提供多渠道的交易活動,實現潛在銷售機會。
最后,智慧的銀行是以最新的科技手段來處理數據的,其能力幾乎無上限。

我國智慧銀行發展歷程
智慧銀行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萌芽期:改革開放初期-1996年
主要形式是銀行卡和ATM機,這個階段智慧銀行主營業務是存、轉、匯等簡單操作的自動化,創新模式比較單一。
二、成長期:1997-2008年
這個階段智慧銀行的表現形式是網上銀行。與ATM機相比,網上銀行不但可以突破業務辦理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而且有著更高智慧化程度,服務面更廣。成長期的智慧銀行是銀行線上化轉型的初級產物,也存在用戶體驗方面等問題。
三、成熟期:2009年至今
該階段智慧銀行發展迅猛,衍生出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線上銀行以及無人網點等等,新趨勢、新渠道不斷涌出,大幅提升銀行業務的離柜率。
智慧銀行的特征
智慧銀行不是簡單的網點裝修升級,也不是僅依靠智能設備點的堆砌,而是將時間與空間、產品與服務高度融合,科技賦能,幫助銀行獲客、留客、活客,為銀行創造有豐富價值的營銷與服務。
智慧銀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點:
(1〉社會化:智慧銀行使得銀行提供的服務更加社會化。
銀行企業在“互聯網+”的趨勢背景下,由于技術、市場、需求、競爭等共同驅動必須調整原有的業務模式,而為了順應時代潮流進行主動變革也有利于銀行企業更加長遠的發展。
在《Bank3.0》中指出:“未來的銀行不在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智慧銀行能夠實現銀行與客戶的無縫對接,使銀行充分圍繞客戶這一中心,重新審視自身角色和客戶的實際需求,讓自身為客戶提供的各項金融服務向專業化、個性化、社會化的趨勢提升。
(2)智能化:智慧銀行使得銀行開展業務更加智慧化。
智慧銀行以大數據、大信息系統為驅動,打破了銀行不同渠道之間溝通的不暢通性,利用智能設備收集客戶信息,并進行分析和預測,從客戶行為的特點和偏好中去選擇符合客戶風險承受能力的個性化金融產品。
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處理海量數據,智能地優化分析和決策的能力,更高效地應對客戶與市場環境的變化。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聯合開發、渠道資源整合、銀行交易智能分析、渠道對接營銷等方式,構建更加高效的銀行金融渠道體系,使銀行逐漸“看不見”又“無處不在”。
(3)多樣化:智慧銀行使得銀行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更加多元化。
智慧網點、智能客服和智能風控,用戶識別和刷臉支付的應用,給銀行企業創新產品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一方面銀行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創新支付結算工具,如手機銀行二維碼支付,云閃付、聚合支付等。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平臺開發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產品,如小微企業貸、快易貸、稅務貸等。
推薦閱讀:
《奧緯咨詢: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智慧之旅(16頁).pdf》
《德勤:銀行業2030:智慧運營賦能銀行業務“內涵式” 發展 (8頁).pdf》
《畢馬威:2021年中國銀行業調查報告-行之將智慧以未來(7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