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就要對污染物進行有效管理;與傳統生物處理法相比,生物強化技術能夠更好地解決污染物,維持處理對象的穩定性;那么生物強化技術到底是什么?作用原理如何?其應用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什么是生物強化技術
生物強化技術,稱生物增效技術、生物增強技術,是指研究人員或工程技術人員通過將從環境中或實驗室基因工程篩選的具有某種強化功能菌株投入實際中去,已達到強化增效作用的方法。
生物強化技術的特征
(1) 能夠提高處理效率,加速有毒有害物質和難降解物質的降解; (2)能夠提高污泥活性和沉降性能; (3)能夠增強污泥的抗沖擊性能和有效應對復雜水質情況;(4)能夠節約設備投資和系統的改造費用。

生物強化技術作用機理(原理)
(1)高效菌的直接作用:自然界中某些微生物細胞中攜帶特殊性質的粒,如攜帶抗藥性質粒的微生物細胞具有耐或抗或分解或失活某種抗生素或藥物的作用,還有些微生物攜帶抗重金屬、紫外線等的質粒;或者攜帶降解質粒,可以降解某種化合物。這些特殊功能都為生物強化技術的誕生、應用與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礎條件。
(2)共代謝作用:共代謝是指微生物在利用易降解的物質作為碳源或能源的同時,對目標污染物進行降解的過程,是大多數微生物降解環境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重要方式。
(3)群體感應作用:是微生物為方便它們之間的信息交流而自發產生和釋放的一些被稱為自誘導物質的信號分子,這些自誘導物質可以調控微生物的群體行為并且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從而使得微生物群落增加,有助于改善生物強化技術產生的效果。
生物強化技術應用舉例
(1)土壤修復中的應用:土壤的生物修復是生物強化技術最早應用的一個領域。由于石油泄露和污染物不合理處置造成了大面積的土壤受到難降解有機物的污染,僅僅依靠土壤自身微生物群落的自凈能力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效地去除這類化合物,并且隨著它們在土壤中存留時間的延長,將越來越難以被降解。通過生物強化技術在土壤中引入能夠有效降解目標化合物的微生物(純菌株或混合菌株),對于其它物理、化學處理方法是一種簡便、有效且價格合理的處理方法,被廣泛采用。
(2)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篩選、馴化出具有特異優勢菌種制成菌懸液投入到曝氣池,使曝氣池混合液內特定細菌處于最佳活性狀態,提高處理效果;或利用固定化技術將有目的篩選一些優勢菌種,固定在載體上以提高反應器內原微生物濃度,有利于反應后的固液分離,縮短了處理時間,產污泥少。如上海微生物研究所用自養性排硫桿菌為主體的特異降解菌,采用兩段生物氧化法處理硫氰酸鈉廢水,使硫氰酸鈉的去除負荷提高2-4倍,明顯提高廢水處理效果。
(3)受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應用:受污染地表和地下水處理量較大,污染物濃度相對較低,生物強化微生物需要適應這一環境條件并且保持活性,維持一定數量,有時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手段增加與污染物的接觸,即增加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且地表水和地下水與人及動植物的生存密切相關,生物強化的微生物不能是治病菌,在其降解污染物的過程中不能產生有毒害作用的中間產物。

以上就是有關于生物強化技術的定義、特點、原理和應用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生物強化技術的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低碳建筑是指什么?低碳建筑與綠色建筑的區別有哪些?
什么是綠色農業?綠色農業有哪些特點?
新能源產業政策有哪些?2022最新我國新能源產業政策匯總
低碳經濟的特征是什么?基本特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