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空經濟
不同的學者基于不同的分析視角對臨空經濟有不同的界定。部分學者從空間視角出發,認為臨空經濟的形成和發展必須以機場的規劃和功能定位為依托,其發展受到機場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但隨著機場與腹地區域間交通設施的改善,臨空經濟的影響范圍會通過極化和輻射作用逐步向外圍區域延伸。
部分學者從產業視角對臨空經濟進行闡述,認為臨空經濟是以航空運輸業及依賴于航空運輸業的產業為主導產業,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具有自我增強機制的聚集效應,不斷引致機場及其周邊區域的產業調整和趨同,從而形成以臨空指向型產業為主導產業、多種產業聯動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
2、我國臨空經濟發展歷程
臨空經濟區起步(1992-1999年)
我國最早的臨空經濟區成立于1992年,92年后,北京、上海、珠海、廈門陸續提出發展臨空經濟區;起步階段,我國臨空經濟以航空運輸服務業為主導產業。
圈層雛形初現(2000-2005年)
隨著臨空經濟區建設陸續完成,我國臨空經濟圈層雛形初現,截止至2005年,全國發展臨空經濟區的區域已有13個;這一階段的主導產業不僅包括航空運輸服務業,還包括發展產業,如:道路運輸和零售業。
服務產業特征呈現(2006-2010年)
“十一五”將北京、廈門、重慶等城市列為臨空經濟發展重點;主導產業航空運輸業、零售業和發展產業(電信計算機軟件服務、住宿業)。
上升為國家戰略(2011-2015年)
2012年開始,臨空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出63個臨空經濟規劃區;主導產業包括航空產業、高端制造業、商貿服務業;發展產業(總部經濟、金融證券、文化旅游、住宅等)。
航空產業經濟區帶動城市經濟發展(2016至今)
全國已經明確規劃并進行建設的臨空經濟區達67個;現階段,臨空經濟區吸引產業聚集,機場周邊聚集的產業逐漸多元化,特色型臨空經濟區發展動力強勁,將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3、臨空經濟發展特征
技術密集性
臨空經濟發展的產業多為技術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型產業,由于這類產業的產品普遍具有知識密集度高、對時間敏感度高、單位產品的運輸費用承載能力較強、易于運輸、對航空運輸需求量大等特點。同時,具備先進技術的產業可以通過知識溢出效應帶動相關產業升級,因此臨空經濟在技術上具有一定的先導性。
時間敏感性
由于高新技術產業產品的發展速度快,大量先進技術的運用使得產品開發周期大幅縮短,進而使得產品生命周期不斷減少,變化頻繁且競爭激烈,這類時間敏感型產品對產品向市場的投放時間有著嚴格的要求。而信息的快速流通、消費者需求的快速變化,使得對產品時效性的需求壓力會通過市場機制傳導給供應商,如果創新技術應用沒有及時進行實體化生產,沒有將新產品第一時間向市場投放并搶占市場先機,技術的創新效益就不能發揮作用。因此,激烈的競爭環境、市場的提前飽和改變了企業對配套生產區位和運輸方式的選擇,航空運輸的可達性、時效性受到了企業的青睞,機場周邊的臨空經濟區成為企業布局的首選。
臨空指向特征
機場的出現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臨空經濟的產業在機場周邊集聚化發展,臨空經濟的起步與發展與機場的發展緊密相關。隨著航空運輸技術和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單位產出所需要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已經大幅下降,使得運輸成本在產品總生產成本中的比重日益降低,由此推動經濟活動突破了原有的要素資源對企業生產區位選擇的羈絆。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由于高新技術產業不再像傳統產業那樣依靠資源決定產業的區位布局,更多是的依靠豐富的知識資源、便捷的交通條件和完善的網絡服務,以大學、科研機構為核心。結合高科技產品“按需生產”、便于航空運輸等特點,需要全球性的分銷和采購,對交貨周期的時效性要求嚴格,只有依靠航空物流的分撥和集散能力才能保證企業全球化生產的需要。因此,這類產業具有較強的臨空指向需求和特點。
產業關聯性
臨空經濟內的企業是基于“臨空”空間概念下,是同一類特定產業或具有縱向產業關聯性或具有橫向產業聯系的各類相關企業。臨空經濟的產業關聯性和專業化特征,使得集聚區內企業間、企業與支撐機構間產生了緊密的競合關系,大量彼此間有合作關系與專業化分工的企業在臨空經濟區集聚,憑借長期合作所形成的相互信任的產業體系,減少了集聚內企業間合作的不確定性,降低了集聚內企業的交易費用,實現了臨空經濟區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
集聚根植性
從經濟根植性特征定義來看,其是指集聚長期積累的歷史屬性,是資源要素、文化知識和地理區位等要素的屬地化,是支持經濟生態體系地理集中的關鍵性因素。臨空經濟企業間存在的專業化分工、資源共享、社會關系(如地緣政治、人際關系等)和其他非正式制度(如文化歷史、價值觀),以及集聚與外部區域的往來關系,形成了集聚及其成員企業間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和社會資本積累機制,這使得臨空經濟的經濟主體之間形成互相依存的產業關聯和產業文化,進而創建了一套共同遵守的區域性行業準則或規范。因此,臨空經濟內企業除了空間上的接近,更為主要的是集聚企業具有較強的屬地根植性特征,這種屬地區域聯系不僅表現經濟活動中,也包含了機場所在區域的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并且在一定時間維度內是相對穩定的。
4、臨空經濟示范區
我國臨空經濟示范區主要有: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
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范區、成都臨空經濟示范區、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貴陽臨空經濟示范區、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南京臨空經濟示范區、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示范區。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鄂州機場臨空經濟研究:成本節約只是前菜,產業集聚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