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銀行業的重要金融工具,零售貸款對個人消費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當然其發展也要以國家政策為前提;那么我國監管零售貸款的政策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梳理。
零售貸款國家政策
2019年11月,《關于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P2P轉型路徑,可選擇轉型為單一省級區域經營的小貸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或全國經營型小貸公司(注冊資本10億)。
2020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這是互聯網貸款業務的根本大法,從法律層面肯定了互聯網貸款業務的合規性,但同時也提出了商業銀行獨立風控、避免與單一互聯網平臺合作集中度過高、審慎開展跨轄區業務等要求。
202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事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發布,將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借款當期LPR報價利率的四倍即15.4%。后經重新考量,明確小貸、消費金融等金融機構不適用民間借貸規則,因此目前來看對持牌互聯網金融平臺影響有限。
2020年11月,央行及銀保監會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辦法》對于互聯網貸款的聯合貸模式,要求單筆貸款中小貸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對于螞蟻等互聯網巨頭當前模式有較大影響。
2021年1月,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
2021年1月,央行關于《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規范針對個人和企事業單位等組織開展征信業務及相關活動,有可能對部分互聯網助貸機構產生影響,目前具體影響仍存爭議。
2021年2月,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嚴格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切實加強企業2020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要求銀行信用卡分期還款業務記入“利息收入”科目,不得記入“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科目。
2021年3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要求所有聯合貸都要滿足30%出資比例限制,同時限制商業銀行聯合貸總額、和單一平臺合作額度,并禁止地方法人銀行異地放貸。

延伸閱讀
零售貸款不良率較為穩定
數據顯示,領貸款的不良率幾年來都維持在0.5%左右,略高于小微貸款不良率和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但是遠低于信用卡貸款不良率??梢哉f信用卡貸款的不良率是最高的。

以上就是有關我國零售貸款的相關監管政策的梳理,想要了解更多行業政策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政策解讀欄目。
推薦閱讀
再貸款是什么意思?分類有哪些?
什么是不良貸款?不良貸款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淺析
什么是小額現金貸款?和P2P的區別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