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智能垃圾分類產業鏈上游分析: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在2019年已達15.897億元 言禾 2023-04-27 19:38:30 作者:言禾 2516 收藏 中國智能垃圾分類行業產業鏈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主要為技術供應商,中游為智能垃圾分類企業,下游則是垃圾回收和應用。而上游又分為物聯網,觸摸時顯示屏,條碼識別。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在2019年已達15.897億元。觸摸顯示屏達460億元。中國條碼識別規模2019年達35億元,5年CAGR為13.6%。一、中國智能垃圾分類產業鏈上游分析——物聯網圖1 2016-2020年的中國NB-IoT基站數量全球物聯網模組市場集中度與國產率高,已形成寡頭壟斷局面,中國NB-IoT基站數量的增長有利于智能垃圾分類行業發展。由于NB-IoT相較于LoRa、Sigfox為最具優勢的物聯網技術之一,且得到政府支持,其基站數量從2016年的25萬個增長至2020年的150萬個,CAGR為56.5%。頭部4家中國及國際物聯網模組廠商集中度CR4為44.6%,已經形成寡頭壟斷市場。其中移遠通信占據龍頭地位,其全球市場份額高達16.1%。二、中國智能垃圾分類產業鏈上游分析——觸摸顯示屏圖2 觸控顯示屏全球出貨量與中國市場規模嵌入在智能垃圾分類設備上的觸摸顯示屏核心元件為觸控模組,防護玻璃為其主要成本,觸控屏全球出貨量與中國市場規模5年保持增長趨勢。觸摸顯示屏中核心元件為觸控模組,其主要成本為保護玻璃,占總成本達33%。觸控顯示屏應用場景的拓寬,如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智能快遞柜,導致其全球出貨量5年內保持穩定增長,5年CAGR為6.7%。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提升,促使中國帶有觸控功能的智能產品需求擴大,其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70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460 億元,CAGR為14.3%。三、中國智能垃圾分類產業鏈上游分析——條碼識別圖3 條碼識別設備銷量及單價分析用于智能垃圾分類終端上的嵌入式條碼識別設備,中國固定條碼識別設備銷量有望持續增長。全球條碼識別設備銷量從2013年的3.6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5億美元,CAGR為6.8%,在智能垃圾分類的普及下,中國固定條碼識別設備銷量未來有望保持增長趨勢。由于條碼識別設備廠商競爭因素,導致廠商毛利率降低,其單價從2015年的195元降低至2020年的142元。截至2020年,條碼識別設備均價約358元,智能垃圾分類終端均價約為30000元,占其比僅1.2%。文本由@言禾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2021年中國智能垃圾分類行業概覽(33頁)》 本文標簽 智能垃圾分類產業鏈概念圖 全產業智能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