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虛擬化技術?
虛擬化技術(
Virtualization)是云計算技術重要支撐技術,從20世紀50年代提出概念到現在己經變革出了許多分支,例如桌面虛擬化、服務器虛擬化、系統虛擬化等,但虛擬的內涵還是沒變,這個虛擬的中間層解除了計算機系統上下層的耦合關系,使計算元件在虛擬的基礎上而是真實的描礎上運行。虛擬化技術可以擴大硬件的容量,簡化軟件的重新配置過程。
維基百科對虛擬化技術做出了以下概述:虛擬化是表示計算機資源的抽象方法,通過虛擬化可以用與訪問抽象前資源一致的方法訪問抽象后的資源。這種資源的抽象方法并不受現有資源的架設方式,地域或物理組態所限制。

2、虛擬化技術有哪些?
虛擬化技術種類眾多,有基礎設施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系統虛擬化(桌面虛擬化、服務器虛擬化)、軟件虛擬化(應用虛擬化、高級語言虛擬化)等。
下面主要介紹幾種桌面云系統用到的虛擬化技術
(1)服務器虛擬化
將服務器物理資源抽象成邏輯資源,讓一臺服務器變成幾臺甚至上百臺相互隔離的虛擬服務器,我們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而是讓CPU、內存、磁盤、I/О等硬件變成可以動態管理的“資源池”,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簡化系統管理,實現服務器整合,讓IT對業務的變化更具適應力。
(2)操作系統級虛擬化
操作系統之上的虛擬層生成一個運行在物理機器之上的操作系統副本,從而為每個虛擬機產生一個完好的操作環境。實現虛擬機及其物理機器的隔離,減少虛擬機操作系統冗余。
(3)桌面虛擬化
桌面虛擬化是桌面云系統的核心技術。桌面虛擬化將桌面或者客戶端操作系統與原來的物理硬件進行分割,用戶可以使用不同的終端設備通過網絡來訪問桌面環境,實現更靈活的使用方式。
桌面虛擬化的發展階段
桌面虛擬化的0.5代
基于客廣端的桌面虛擬化:某種層面上,并不是真正意義上或者完整的桌面虛擬化,他們只是做到了客戶端操作系統的虛擬化。這個級別的桌面虛擬化只是將操作系統和硬件(筆記本、臺式機)進行了隔離。只是實現了終端服務Terminal
Service(或遠程桌面)和桌面操作系統虛擬化。
桌面虛擬化的第一代
基于服務器端的桌面虛擬化:真正意義上將遠程桌面的遠程訪問能力與虛擬操作系統結合了起來,是現有虛擬化產品實現的階段。這種虛擬化很大程度依賴服務器虛擬化的發展,但僅僅將管理PC變成管理虛擬機是毫無疑義的,工作量壓力并不會降低,只是做到維護人員不用到處跑而已。
桌面虛擬化的第二代
基于云計算的桌面虛擬化:虛擬桌面的網絡化、集中化。將桌面系統的運行環境與安裝環境拆分、應用與桌面的拆分、配置文件的拆分,從而虛擬桌面操作系統可被存儲在網絡上,進行集中化的管理,用戶可以通過網絡在任何地方、任何物理機器(臺式機、筆記本,瘦終端、智能手機)訪問屬于用戶個人個性化的桌面。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基于“云計算”的模式,目前也是虛擬化技術領域的熱門技術和本文主要介紹的部分。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