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網的作用
(1)提高分布式電源的滲透率
發展微電網技術的最初的目標就是解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電網的問題。微電網將多個分散、不可控的分布式發電和若干負荷組成一個可控的單一整體,配合儲能裝置、控制裝置和通信設備,大大降低了分布式發電大規模接入對大電網的沖擊。另外,微電網的接入還改變了配電網原有的單向、輻射狀的結構,其將對電網的規劃設計、電能質量、調度管理、能量優化和繼電保護等產生廣泛而深入的影響。
(2)提高供電可靠性
微電網可以運行于并網和孤島兩種模式,并可實現運行模式間的平滑切換[15]。在大電網發生故障時,微電網可以孤島運行,為微電網內部的負荷持續穩定供電。另外,微電網還可以通過先進的控制手段,在大電網發生擾動時快速響應電網安全穩定控制的需要,為大電網提供有效的支撐。因此,微電網可以大大提高用戶及大電網的供電可靠性。
(3)實現偏遠地區穩定供電
對于偏遠地區,大電網供電投資規模大且可靠性較低。部分地形較復雜的地區甚難以架設電網,而且這些地區要形成一定規模的、強大的集中式供配電網需要巨額的投資,而這些地區本身不會消納過多的電能,投資效益很低。在這些地區應用微電網技術,則可彌補大電網集中式供電的局限性,實現穩定供電。
(4)滿足特殊電力用戶的供電需求
配電網中的某些敏感用戶對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較高。這要求配電網不僅要提供高質量的電能滿足其特定設備要求,還要盡量避免停電,滿足對重要負荷不間斷供電的需求。微電網可以通過先進的電力電子控制方法提高終端用戶電能質量,還可以在外部電網故障時能夠迅速從并網運行狀態平滑切換到離網運行狀態,從而保證內部敏感負荷的供電不受影響。

微電網發展對市場主體的影響
1.電力用戶
現階段,盡管微電網的發電成本與分布式發電和傳統火力發電相比都要高許多,但在我國《推進并網型微電網建設試行辦法》中明確規定對可再生能源微電網項目實施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同等的上網電價政策,而該上網電價高于當地脫硫燃煤電價部分所需花費的額外成本會分攤到全國的所有售電量中,使得當地電力用戶的用電成本增加。
但是,與傳統分布式發電相比,地區內的電力用戶卻能夠以同等的電力支出獲得更為穩定、可靠的清潔電力服務,且無論是大電網故障的情況下,還是電力系統本身發生停運的情況下,微電網能夠持續保障電力用戶的負荷供電,而由于微電網提供給電力用戶更高電能質量及可靠性的電力,避免了電力用戶,尤其是工業和商業電力用戶,由于斷電故障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為電力用戶帶來一定的正外部性收益。
2.電網企業
微電網大多為可再生能源發電,其上網電價遠遠高于常規電力,而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頒發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電網企業必須全額收購風電、光伏電力等可再生能源電力來扶持該產業的發展,因而電網企業不得不因收購可再生能源電力而承擔額外的成本,造成了電網企的負外部成本損失,使得電網企業的購售電總收益下降。
微電網作為發配用一體化的微平衡系統,其運行是十分靈活的,且可調度性能高,系統內部存在了發揮電力調峰、響應需求側等作用的平衡控制裝置及應對系統故障停運的黑啟動裝置,因而,微電網能夠與電網企業形成良好的互動,緩解電網壓力,從而有效解決傳統分布式發電中由于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帶來的電網接納問題。
除此以外,微電網不僅僅局限于是一項發電產業,它還具備了配電網的特性,因而,倘若微電網被廣泛應用,尤其是獨立性微電網的應用,將會擠占電網企業的市場份額,從而使得電網企業的收益下降。
3. 傳統火力發電企業
在發電調度中,可再生能源電力會被優先調度,使得一部分負荷將被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優先承擔,導致的結果是傳統火力發電企業的發電量被可再生能源。
4.分布式發電企業
由于微電網大多為可再生能源發電,且生產出了比分布式發電更為穩定、可靠的清潔電力,因而,隨著微電網產業的發展,傳統分布式發電企業在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的份額被搶占,使得分布式發電企業所獲得的總收益下降。
另一方面,傳統分布式發電企業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時,由可再生能源本身不可控、不可調的特性造成的電力供應隨機性與間歇性問題日益突出,引發了一系列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穩定性等問題,嚴重削弱了分布式發電企業的競爭力,在微電網技術不斷改進的情況下,微電網的發電成本將減少,而分布式發電會逐漸淘汰。
推薦閱讀:
《力合微-“十四五”提振電網建設需求國產PLC芯片領先者趁勢崛起-20211213(36頁).pdf》
《【研報】電氣設備行業:電網投資系列報告之一復盤10年電網投資智能電網、特高壓引領電網升級-20200326[2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