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E趨勢
在遠程辦公、云端數據保護、企業數字化轉型及安全建設和政策的驅動下邊緣安全的建設勢在必行,目前SASE是解決分布式訪問的最適方案,由于環境等諸多因素,SASE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五個:
1、SASE 服務落地建設循序漸進
企業的替換成本、SASE能力建設成熟度等多方影響下,SASE服務的采用更可能是漸進式的,先解決單獨的業務場景需求,逐漸整合一體以解決更多問題。
2、未來一段時間交付形式持續多樣化
SASE的理想狀態是完全云交付,但是考慮到企業的替換成本,國內的使用習慣、行業特性等,短期內SASE的交付形式仍會有多種形態,包含云原生部署、私有化部署、混合部署等形式。

3、多種方式完善SASE服務能力
SASE能力的建設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短期來看,在SASE發展初期,各供應商可通過相互合作、收購、并購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完整的 SASE
服務,并有望通過技術架構調整、整合,實現在單個節點,通過接入點便可執行全部網絡策略和安全策略;長期來看,各SASE供應商必將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
4、各項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一方面隨著行業標準的統一、產品能力的成熟,SASE對遠程員工、云端數據的保護能力,邊緣多樣化的接入能力等都將有大幅提升。例如SASE通過統一管理平臺對數據進行集中管理,可使敏感數據的防護及威脅檢測能力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SASE本身是要求擁有統一的控制平臺及技術架構,統一的控制管理能力將打破碎片化的用戶體驗,進一步提升運維效率。
再者供應商未來可通過SASE提供統一的安全托管服務,這將進一步促進安全托管服務行業的發展。
5、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目前供應商在建設SASE時已開始考慮未來接入IOT、車聯網等場景,隨著5G的商用化發展,其與SASE相得益彰,將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中發揮其價值。
SASE發展現狀
SASE概念一經提出便吸引了業界高度關注。歷經兩年的發展,從全球來看SASE產品逐漸成型、應用場景逐步落地、用戶數量初具規模,但各供應商針對SASE的解決方案不完全一致??偟膩碚f,目前SASE領域主要存在五個現狀:
1、概念理解存在偏差,標準有待統一
目前市場對SASE仍存在理解偏差,如認為SASE可以解決一切安全問題、SD-WAN就是SASE等,也存在供應商將堆疊式的安全產品,打包的解決方案作為SASE對企業提供服務的現象。
供應商不同的概念理解和不同的技術架構路徑導致提供的SASE能力和標準不一,國內外對SASE的評估標準也不統一。就國內而言行業目前仍然缺少行業或官方統一標準。
2、供應商持續投入,企業逐步應用
Garnter發布的《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2021》(2021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中顯示SASE目前正處于期望膨脹期,各供應商通過研發、合作、并購等方式不斷完善自身SASE解決方案能力,例如Zscaler收購
Edgewis Neworks補充CASB能力,Palo Alto
Networks收購SD-WAN供應商CloudGenix等。但仍需再有一段時間才能具備提供完整的SASE服務能力。
SASE所具備的分布式邊緣接入能力、可擴展性等特點使其在企業遠程辦公、跨區域互聯等場景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3、企業網絡和安全能力建設步伐不一,本土化發展仍需探索
網絡架構和網絡安全的轉型難易程度,以及部分企業網絡和安全獨立建設,造成在建設SASE過程中出現網絡建設和安全建設不同步的現象。企業網絡和業務逐步上云,云化的安全服務相對滯后。
對于SASE的定義而言,應該是云原生化的、分布式的、重云端輕分支的、策略統一管理的。但是在國內具體落地時還需要考慮不同供應商情況、不同行業特征以及政策發展要求。例如國內企業級SaaS產品尚未標準化,因此CASB在國內SASE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中作為非核心模塊,落地優先級不高。
4、SASE供應商技術積累不足
供應商在建設SASE的過程中,一個專業的SASE團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SASE作為網絡服務和網絡安全服務的融合體,亦需要網絡專家和網絡安全專家通力合作,兩種專家的磨合、兩種技術的融合對建設SASE的供應商都是一個重大挑戰。目前SASE還處于起步階段,技術積累還需時日。
5、企業尚未進入大規模采用階段
企業在實施SASE落地過程中,如何解決漫長的硬件壽命更換周期和現有的軟件合約帶來的替換成本過高的問題也迫在眉睫。
數據來源:《云安全聯盟:SASE安全訪問邊緣白皮書(37頁).pdf》
更多行業分析,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推薦閱讀
《計算機應用行業:SASE重塑網安行業格局-210910(23頁).pdf》
《深信服:2022年SASE安全訪問邊緣白皮書(35頁).pdf》
《2021年網絡安全行業發展模式與深信服SASE產品競爭優勢研究報告(2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