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核酸藥物是什么
廣義的小核酸藥物是指長度小于30nt的寡核苷酸序列,范圍涵蓋了小干擾核酸(siRNA)、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反義核酸(ASO)和核酸適配體(Aptamer)等。相比抗體和小分子藥物,狹義的小核酸是指小干擾RNA(siRNA),當前全球范圍內主要的小核酸藥物類別是ASO、siRNA、mRNA和Aptamer。與小分子化學藥和抗體藥物不同,小核酸藥物由核苷酸組成。

2 小核酸藥物的優勢
(1)研發周期短,篩選藥物靶點速度快:由于小核酸藥物僅僅需要鎖定致病基因序列,并對該基因序列設計和相關的RNA片段的合成,繼而開展候選化合物篩選和驗證,所以相比其他小分子藥物和抗體類藥物,早期研發速度非???,設計簡便;
(2)候選靶點很多。蛋白質(激酶、受體、抗原等)是大多數小分子藥物與抗體類藥物靶點,但是造成人類疾病的致病蛋白80%不能被當前常規的小分子藥物與生物大分子制劑所靶向,是不可成藥蛋白。而且人類基因組里面基因序列編碼蛋白質僅有1.5%,而其中僅有10-15%的與疾病相關的蛋白。但是小核酸藥物作用于靶基因,所以未來很有可能針對難以成藥的蛋白靶點實現突破,極大地擴展靶點的作用范圍。
(3)不易產生耐藥性:小核酸藥物直接調節上游基因表達,所以不易產生耐藥性;
(4)治療領域更廣:不受限于蛋白質的可成藥性,理論上可以設計用于靶向任何感興趣的基因,僅需要目標mRNA的序列信息,有望攻克尚無藥物的遺傳疾病和其他難治疾病;
(5)強特異性。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以序列特異性的方式結合到靶基因mRNA,使得小核酸藥物具有精準、高效的效果。
(6)效果持久:一般而言,小分子藥物的體內半衰期以小時計算,抗體藥物的體內半衰期以天/周計算,而經穩定化修飾的小核酸藥物通過調控mRNA抑制相關蛋白的表達,小核酸藥物能夠在體內被循環多次使用,所以能實現更少的給藥頻次,在體內的半衰期可以按照月來計算,在部分適應癥中,小核酸藥物已可實現半年一次的給藥頻率,大幅提高患者依從性,對很多疾病尤其是慢病的治療具有巨大的臨床價值;
(7)研發成功率較高:由于小核酸藥物作用機制明確,小核酸藥物通過測定基因序列鎖定疾病基因,即與mRNA完成Watson–Crick堿基配對來實現其功能,無需契合蛋白質復雜結構,針對性設計避免了研發過程的盲目性,因此研發成功率相對較高。例如Alnylam公司的研發成功率,I期到III期成功率達到59.2%,而制藥行業平均臨床開發成功率為5.5%,研發成功率高5倍。

3 獲批上市的小核酸藥物匯總
1998年Ionis/Novartis公司的Fomivirsen:FDA批準上市的第一款ASO藥物,治療CMV的二線藥物(在歐洲和美國分別于2002年及2006年退市)
2004年Eyetech/Pfizer公司的Macugen:化學合成核酸適配體藥物,治療新生血管性黃斑病變
2013賽諾菲公司的Kynamro:硫代磷酸寡核苷酸藥物,治療純合子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HOFH)
2016年Sarepta公司的Eteplirsen:磷酰二胺嗎啉代寡核苷酸,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癥
2016年Gentium公司的Defitel:治療肝靜脈閉塞癥伴隨造血干細胞抑制后腎或肺功能障礙(ASO)
2018年百健/Ionis的Spinraza:治療脊髓型肌萎縮癥的ASO藥物
2018Ionis公司的Tegsedi:唯一靶向RNA的遺傳性轉甲狀腺素蛋白淀粉樣變性
(hATTR)治療ASO藥物
2018年Alnylam/Genzyme的Patisiran:首款siRNA藥物,治療hATTR
2019年Ionis/Akcea公司的Wayliv:首個治療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癥綜合征ASO藥物
2019年Alnylam公司的Givosiran:第二款siRNA藥物,治療成人急性肝卟啉癥
2020年Alnylam公司的Lumasiran:第三款siRNA藥物,治療原發性高草酸尿癥I型
2020年Norvatis公司的Inclisiran:第四款siRNA藥物,目前唯一獲批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siRNA藥物
2021年Sarepta公司的Casimersen:ASO藥物,治療45外顯子跳躍突變杜氏肌營養不良癥(DMD)

推薦閱讀:
《【研報】醫藥行業深度報告:小核酸時代終將到來優質賽道如何掘金?-210303(44頁).pdf》
《2021年小核酸藥物行業市場發展潛力研究報告(44頁).pdf》
《【研報】醫藥生物行業專題報告:小核酸藥物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小核酸藥物~引領未來機遇已現-20201019(5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