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周轉,又稱財務流動性,是指單位在一定時間內,收入資金出來,又全部或部分投入新的經營活動中,以產生新的收入或改善財務狀況,以滿足企業或個人經濟需要的過程。因此,資金周轉是持續經營及改善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本文討論了資金周轉的概念、作用和控制,以及實施資金周轉的原則和方法。

一、資金周轉概念
資金周轉是由企業的各種活動所累積的財務資金的一種活動,是關系到企業生存能力和經營效益的重要指標。資金周轉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經濟學家弗洛斯特曼(Frosttman)在1903年提出的“市場周轉概念”。他關于運用投資周轉理論對銀行借貸資金投資產生經濟效應的概念,使資金即時周轉成為企業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資金周轉的作用
資金周轉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恰當的資金周轉,能有效地縮短企業的財務流轉期,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增加企業的收入和利潤。資金周轉有三個基本作用:
(1)節省企業經營成本:通過把經營活動的資金、物料和其他資源的有效最優使用,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提高企業的營運效率。
(2)增強利潤:因資金的使用節約,提高了產品的收益,加大了利潤和市場份額,從而增加了企業的利潤。
(3)改善企業財務狀況:資金周轉提高了企業的流動資 產,縮短了企業的財務流動期,使企業的財務狀況得到改善,從而提高了企業的活力和聲譽。
三、資金周轉的控制
資金周轉是企業財務管理困境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它涉及到企業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和經營能力。因此,它對企業來說,資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挑戰,資金管理應秉持以下原則:
(1)頻繁考慮應收賬款、存貨、短期借款等影響資金流動的因素,合理控制資金的流動速度。
(2)制定精細的資金流動控制系統,做好日常的現金管理,多渠道增加資金來源,以及預防支出及財務風險的預防措施。
(3)實施資金集中統一管理、有效利用資金,科學合理的使用,使企業的財務收支建立起良性的循環。
(4)根據實際情況,定期盤點資金流動狀況,實施及時有效的調整,以保證企業財務流動性。
四、實施資金周轉的原則和方法
資金周轉是一項財務活動,嚴格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方法:
(1)實施資金統一化控制原則:把企業的資金集中在一個部門管理,以保證資金的把握、安全和有效利用,確保資金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