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KPMG)于2021年3月發布了《加快數字金融》。
報告指出,數字金融的發展可以改變消費者和企業支付和融資的方式,并有助于經濟復蘇。監管者認識到新技術和數字社會的好處,但擔心新的和更高的風險。他們正在尋求鼓勵新型公司和技術工具(BigTech和FinTech)進入市場,但要避免出現不公平的監管競爭環境。
傳統金融服務公司通過第三方供應商、合資企業或內部開發,越來越多地利用技術。分布式賬本技術(DLT)的使用正在興起,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也在興起,新一代的高級分析和AI工具“AAAI”正在開發中。新技術發展迅速,“物聯網”(包括手機和手表)正在實現更大的接入。下一波創新會給數字功能增加“人性化”的感覺,滿足客戶的心理需求,讓他們感覺自己是在與人而不是冰冷的機器互動。
80%的首席執行官表示,流感疫情加速了數字化轉型;77%的首席執行官表示,他們將繼續利用數字化協作和溝通工具。
1.鼓勵和規范創新
監管機構正尋求鼓勵金融服務創新。他們正在建立機制幫助新型企業進入市場,監管企業創新產品和服務。與此同時,監管機構還擔心大型科技公司的潛在主導地位,以及如何在日益數字化的環境中進行最佳監管,實體層面的監管與無邊界技術之間存在著緊張關系。
技術與數字化:監管重點

2.客戶通信數字化
公司已經采納并部署了技術解決方案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采取了封鎖措施,呼叫中心和自助門戶網站有所增加。然而,快速實施可能會導致行為風險問題和缺乏協調,這可能會導致客戶行程不連貫和/或結果不佳。與客戶有關產品和服務的數字通信已經增加,似乎將成為一項永久性的功能。
這種流行病加速了客戶入職數字化的趨勢,考慮到社會距離,公司越來越多地轉向數字KYC支票,以促進更遠程的客戶入職方法。不同形式的數字身份的使用正在蔓延,決策者對這一主題的興趣也在增加。
數字客戶體驗加速發展

3.管理和使用數據
現有數據和新型數據源正以相當快的速度增加。政策制定者將數據視為經濟增長、競爭力、創新、創造就業機會和社會進步的重要資源,并將數據驅動的應用程序視為在許多方面有益于公民和企業的應用程序。受監管的公司在數據(尤其是客戶數據)的整理、存儲、分析和傳輸方面面臨挑戰,包括對第三方的依賴。通過“開放金融”計劃鼓勵企業間和跨境傳輸客戶數據,但須遵守數據保護法。
4.技術治理
監管者強調,技術使用的增加要求企業重新審視其治理安排和控制措施,以確保他們在高級管理層擁有適當的專業知識和理解水平,以便更好地治理并識別新出現的和加劇的風險。AI和ML在這方面引起了監管部門的特別關注。技術還可以幫助企業管理業務、管理風險和改善客戶結果。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畢馬威(KPMG):加快數字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