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座艙的構成
智能座艙主要構成包括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儀表盤、抬頭顯示(HUD)、流媒體后視鏡、語音控制等。智能座艙中各項功能未來將集成整合為一個系統。
(1)流媒體后視鏡就是通過車輛后置的一枚攝像頭,實時的拍攝車輛后方的畫面。能夠將無損、無延遲的畫面在中央后視鏡顯示屏呈現出來
(2)HUD,即汽車抬頭顯示儀,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風擋玻璃上,使駕駛員不必低頭就可以看清重要汽車信息。
(3)智能座艙的視覺感知系統主要通過艙內艙外攝像頭來完成的,通過視覺感知層的形成,使車輛具備了比人眼更強大的功能,目前配置的車輛視覺系統包含DMS(駕駛員監測系統)、OMS(乘客監控系統)、RMS(后排盲區監測系統)、IMS(視覺監控系統)、ADAS(高級輔助駕駛)、BSD(盲區檢測系統)、AVM(360環景監視系統)、AR
HUD(AR抬頭顯示)、DVR(行車記錄)等。
(4)車載娛樂系統一般指車載信息娛樂系統。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n-Vehicle Infotainment
簡稱IVI),是采用車載專用中央處理器,基于車身總線系統和互聯網服務,形成的車載綜合信息處理系統
(5)語音交互系統:語音助手在識別準確率提升之后,還能夠完成聲源定位、語義理解、單句多任務等功能。例如聲源定位可以讓后排右邊的乘客僅說出打開我的車窗,就能實現精準定位,打開車窗。
(6)其他系統。

2 智能座艙的技術系統框架
智能座艙系統的技術框架主要分為五層:硬件層包含傳感器、內存、用于人工智能感知的芯片AI SoC、應用處理器 AP(Application
Processor)等基本硬件設備;系統軟件層包含驅動,通信等基本系統軟件;功能軟件層則是完成智能座艙 的核心功能的層,主要在AI
SoC完成感知,在AP完成上層應用;服務層,也即云服務體系,包含語音識別,場景網關等 相關服務;支撐層是支撐軟件的快速開發工具,也可稱為成長平臺。

3 智能座艙主要應用場景
場景一:人機共駕
在智能座艙的實際應用中,主要包括人機共駕、內外聯合與“應用為王”三大應用場景。人機共駕場景下,智能座艙能通過交互感知技術為用戶提供一定程度的機械自主決策。內外聯合場景下,智能座艙的交互感知拓展到外部環境,智能 座艙的服務場景與便利性得到延伸?!皯脼橥酢眻鼍爸?,智能座艙將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游戲、影音等娛樂服務。
場景二:內外聯合
語音控制、手勢控制或其他交 互技術為人機共駕場景下的用戶提供智能交互方案,并基于座艙軟硬件一體化聚合體系的 精細感知對交互需求進行智慧高效的處理,實現在上車-行 駛-下車的整個用車周期中, 為駕乘人主動提供場景化服務, 實現機器自主/ 半自主決策。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打破單車 座艙的孤島效應,形成一個內 外聯合的智能場景——軟硬件或設備之間互聯互通。 內外環境感知實現無縫銜接與融合,形成數據交互,內外數據交互使得智能座艙的交互感知拓展到外部環境,智能座艙的服務場景與生態圈得到延伸。
場景三:應用為王
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的提升大幅減輕了用戶的駕駛負荷,駕乘 人員的碎片化娛樂習慣逐步遷移到行程體驗中,形成座艙空間的內容服務場景。該場景下,智能座艙需要通過交互感知體系實現一定程度的主動式服務, 視覺、影音與通訊體系是該場景服務的關鍵支撐。

來源:《IHS:智能座艙市場與技術發展趨勢研究(2021)(51頁).pdf》
更多相關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智能座艙企業有哪些?相關企業介紹
智能座艙產業鏈,及趨勢分析
智能座艙發展歷程及未來發展,競爭格局分析
智能座艙分類產品的滲透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