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數字化拐點:社會經濟發展騰“云”駕“物”新動能
2020年,“數字化轉型”成為熱詞,在萬物互聯的新時代,數字經濟勢不可擋。騰“云”駕“物”,用數據要素將人、企業、社會組織、政府部門重新聯結,成為經濟社會的全新底層支撐,必將推動經濟實現新一輪快速發展。其中,直播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旋風正席卷著各行各業,甚至地方政府官員也積極介入“直播帶貨”,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數字經濟在抗疫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明確提出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這意味著我國數字經濟將進入了新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2020年2月 23日,習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要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方法支撐疫情防控工作。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4月 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省考察時再次強調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當地農產品電商情況時指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
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和地方密集施策加快直播電商等新場景應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二十三個部門 3 月 13 日發文明確,加快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鼓勵使用綠色智能產品,大力發展“互聯網+社會服務”消費模式。工信部也表示,正在加快 5G 技術推廣應用,推進5G+VR全景虛擬導購云平臺等應用場景,助力新型消費發展。多地也都加快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消費新場景普及與應用,支持直播經濟的發展。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呂本富刊登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的文章分析認為,全國已經產生數字化驅動的消費市場,包括電商、實體商業直播帶貨以及遍及全國的“村播”。電商、直播已經成為“百業”的標配,也是一業帶動百業的動力源。
我國已經形成全世界最大的單一電商市場,遙遙領先,電商的創新模式也不斷產生。學術界在解釋這種現象的原因時,將其稱為“巨國效應”。其背后有四個因素:智能手機的普及、成熟的網上支付、廉價的物流系統以及統一的法律規則?;诨ヂ摼W的統一大市場釋放出內需潛力,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輾轉、騰挪的空間,開始抹平東西部之間的“發展落差”,也為激勵大眾創新創業提供了平臺。
互聯網行業直播發展現狀
從2016年的千播大戰到2020年的抗擊疫情、促進復工復產,直播被認為是為數不多的當下能夠對宏觀經濟進行正向刺激,也收獲正向刺激的領域。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 5.6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63 億,占網民整體的62.0%。在 2019 年興起并實現快速發展的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 2.65億,占網民整體的 29.3%。
回顧直播的發展,自 2016 年至今,直播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2016年,被看作是中國移動直播元年,在這一年,映客直播等游戲直播大量崛起,掀起了“千播大戰”。
直播1.0時代以秀場、游戲直播為主。有分析指出,在 1.0時代,直播行業的盈利模式以用戶打賞素人為主,擴大的平臺、降低的門檻使直播行業規模與用戶基數迅速擴大。直播 2.0 時代以電商直播為主。當直播與更多行業更深度地結合,直播行業開始走入 3.0 時代。直播3.0時代,“直播+”全面賦能各行各業。直播平臺更加豐富,場景更加多元,內容也不限于游戲與日化、生鮮、零食等電商直播常規內容。在疫情期間衍生出很多新模式,邊界擴展到云蹦迪、云綜藝、云音樂會、云游玩,這也導致快手、抖音、嗶哩嗶哩等視頻類 APP中的直播用戶和使用時長大幅增長。業內專家認為,直播行業,以及疫情經濟對直播的期望,正在倒逼直播企業快速走過大水漫灌的直播時代,進入精細化運營、深耕私域流量和實現公私流量良性互動閉環的直播時代。
2020 年 7 月,人社部等部門發布了互聯網營銷師等 9 個新職業信息,其中,在“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直播銷售員”工種。這意味著帶貨主播成為正式工種。這背后是互聯網職業群體的不斷擴大,未來直播經濟的價值有望進一步凸顯,行業走向也更加規范化。
“宅經濟”催生新業態
新冠病毒疫情使“宅經濟”在 2020 年春節期間異軍突起,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企鵝智庫《疫情中+疫情后:全國&湖北網民消費影響調研報告》顯示,疫情期間,綜合視頻、短視頻類和手機游戲類在網民使用增加的線上活動中排名前三。
《人民日報》2020 年 3 月的一篇報道提到,對于一些傳統產業而言,“宅經濟”是一種“破壞式創新”。曾經人頭攢動的傳統零售、餐飲、旅游、健身、教育等行業壓力日增。然而人們的消費需求并沒有被壓制,而是重塑了消費和生活方式。這種轉變為企業轉型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零售企業經過數字化轉型,從線下單一渠道轉變為全渠道模式,從以產品為中心轉變到以消費者為中心。遠程辦公、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新興產業發展更是駛入快車道。
《新京報》報道稱,在疫情防控的“宅經濟”“催熟”之下,直播帶貨迅速在各行各業攻城略地,無論年齡、背景、性別和區域,這期間我們幾乎每一個人都在不同場景下被普及了直播,甚至已經成為一股席卷全民的新力量??梢哉f,2020年是直播帶貨元年。
行業試水直播尋轉型
疫情期間,直播成為支撐復蘇的關鍵詞。為助力受疫情影響的湖北以及全國各地復工復產、經濟復蘇,政企媒抱團取暖的形式受到熱捧。例如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和李佳琦組成的“小豬佩奇”公益行為首場直播,累計賣出價值 4014 萬元的湖北商品。歐陽夏丹和演員王祖藍組成的“誰也不能祖藍我夏丹”的組合也是圈粉無數多次爆單補貨。不少網友感慨:沒有為湖北拼命,可以為湖北拼單!
突如其來的疫情,重重挫傷了很多企業,想走出困境,迅速轉戰到成熟線上平臺成為了許多商家轉型自救的出口。5 月 10 日,董明珠聯合快手主播二驢夫婦在快手首次直播帶貨,半小時成交額破 1億,100分鐘破2億,最終3小時帶貨成交額破 3.1億。這個成績接近董明珠網店去年全年的業績。數字經濟模式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優勢,搭建出了一座企業和消費者無縫對接的橋梁,讓供需的平衡,加速復工復產的腳步,并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疫情期間,還出現了地方官員“直播電商”的新場景,縣長當 “網紅”主播,平臺經濟搭臺,與消費者互動,增加真實感,成為疫情期間農產品上行的新通道。今年兩會期間,甘肅隴南的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帶來“加大對農村電商以及直播帶貨支持”的議案。她 2019年 3 月注冊快手平臺賬號,半年多售出的農特產品超過 10 萬斤,平均每天上百單,多的時候達到上千單。今年 4 月 26 日,梁倩娟在隴南市徽縣榆樹鄉直播帶貨當地的土蜂蜜時,直播間圍觀人數超過 10萬。梁倩娟以“電商+貧困戶”的模式,幫助當地 300 多戶群眾增收致富,其中100多戶是貧困戶,不少農村留守婦女也在她的幫助下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國家職業教育教育院電子商務行業分院副院長、商務部研究院電商專家李建華分析,隨著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網紅、創業者甚至農民通過快手、淘寶、抖音等平臺直播,加速了貧困地區生態資源、旅游資源和產品資源的“變現”程度。與此同時,直播也逐步完成了從 “新工具”到“新業態”再到生態的蛻變,進而豐富“數字鄉村”的內涵,進一步夯實“數字中國”的基礎。
中國網稱,對直播行業而言,直播的核心資源正在由主播逐漸縱向延伸至生態,在多維度進行滲透,同時又為多行業實現賦能。直播曾經只是一種娛樂形式,如今正在逐漸轉變為當今社會的基礎媒介。(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
































點擊下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