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微觀行業覺察——疫情下的行業生態演變
在感知大環境冷暖之后,企業應對疫情還需要系統全面地覺察對其所在行業的微觀影響是什么,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發生了哪些變化、客戶(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變化是什么?出現了哪些新興產業的機遇?又有哪些威脅已在到來?各個行業龍頭的態勢是如何的?
供應鏈的動態趨勢:全球供應鏈遭遇巨變,企業需考慮供應鏈安全問題
供應鏈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牽一發而動全身。作為全球產業鏈最重要的世界工廠,中國制造的些許閃失,全球供應鏈都會出現巨大的混亂。這種局面已經有苗頭呈現,中國供應鏈跑不動而導致國際產線斷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212家零部件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零部件企業營業收入損失最高的達到20億元人民幣,營收損失在2000萬元到5000萬元的企業占比為16%。美國零部件供應商安波首席財務官預測,在整個產業鏈因疫情而延長假期并停供后,中國汽車產量第一季度的產量將減少15%,全年將下滑3%。
國泰民安的時期,供應鏈問題更多體現的是效率的差異,而在不可抗力面前,供應鏈的問題則被放大,體現在眾多企業的生死存亡。疊加以美國為首的抑制中國制造的國際力量,供應鏈不暢將導致整個產業鏈的失衡。
疫情打亂了企業正常復工,勞動成本依然體現在賬面上,疊加財務成本增加的可能性,零售經營困難進一步加大,供應鏈呈現四大轉變趨勢。
1.疫情下,零售可用數字供應鏈打通銷售渠道
受疫情影響,一邊是城市生鮮產品供不應求,另一邊是農產品滯銷陷入困境。打通一條從采收、加工、物流到銷售的數字供應鏈是各大電商比拼的關鍵。
2.疫情下零售業催生共享員工、人才供應鏈共享
盒馬首次開啟了零售和餐飲互助的合作先河,吸納了云海肴、青年餐廳等連鎖餐飲的員工,以增加門店分揀配送能力。
3.應對疫情物資短缺,建立線上物資共享平臺
銷售不暢引起的庫存增加,中小企業很可能因此倒閉。針對疫情期間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快速上線了蘇寧全球防疫物資共享平臺。
4.新零售被加深影響,延伸物流配送、到家服務領域
零售業對民生呈現極大的保障功能,在重大危機面前的應對措施涉及到多個方面。尤其此次疫情之后,讓企業開始關注到完整產業鏈的通暢與便捷性。
疫情對“外出”的限制,宅文化開始逐步蔓延流行,反過來會推進消費者對“非接觸”類消費業態的認知和使用,并可能由此培育轉化為長期的消費習慣。
消費零售產業的影響:疫情對餐飲娛樂沖擊最大,家電需求有望反彈
結合非典影響和此次疫情特點,疫情期間,短期基本需求品類如糧油食品等保持相對穩定增速,而短期升級需求品類如餐飲、娛樂等大幅下跌,部分中長期升級需求如家電等出現消費遞延情況,疫情之后有望迎來消費反彈。
然而疫情對餐飲行業、休閑娛樂行業的影響較大,且其需求有節日旺季特性,疫情后亦無法補償。
2019年春節(2月4日至10日)期間全國零售及餐飲企業實現10,050億元銷售額,而2020年春節的疫情控制環境下,大量餐飲企業暫停營業致使旺季紅利殆失。休閑娛樂行業特性決定了其“生產和消費的同步性”,以影院為例,2020年春節期間票房首日預售已經過億元,市場預測票房有望接近70億元,結果幾乎損失春節銷售。
在疫情的沖擊下,消費零售企業短期面臨現金流、經營成本的巨大壓力,這進一步加劇行業集中,存量競爭下有望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強化龍頭競爭優勢。企業需要構建更強大的品牌、商品和消費者經營能力,加速布局高效、多元的渠道模式以及增強風險管控能力。(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