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5G毫米波?
5G毫米波技術是5G應用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技術。2020年10月12日,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在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了《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白皮書指出,5G毫米波可以充分的釋放5G的全部潛能,將會成為5G下一階段重點部署的核心技術之一。據白皮書預計,在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上,5G毫米波有望大放異彩。
據3GP協議規定,5G網絡主要使用兩段頻率,分別是FR1頻段、FR2頻段。FR1頻段的頻率范圍為450MHz~6GHz,又被叫做Sub-6GHz頻段。FR2頻段的頻率范圍為24.25GHz~52.6GHz,被叫做毫米波。
5G毫米波的優勢在于高頻所帶來的極大帶寬資源

隨著5G世代的到來,毫米波地位逐漸凸顯。
1、中低頻段的頻譜資源不充足
在2G、3G、4G的發展過程中,6GHz頻譜被大量使用,大帶寬頻段資料匱乏,而毫米波頻率涉及范圍覆蓋廣,可用的頻譜帶寬遠大于低頻段,開發空間廣闊。
2、5G對大帶寬高速率的需求
Sub-6GHz頻段可以使用的最大帶寬是100MHz,數據速率不超過1Gbps。而在毫米波頻段,以28GHz頻段為例,其可用頻譜帶寬達到了1GHz,在頻譜利用率不變的情況下,5G時代選擇使用毫米波頻段,直接通過帶寬翻倍同樣可以實現數據傳輸速率的翻倍。
3、毫米波傳輸方向性好
毫米波波束窄、方向性好,有很好的空間分辨力,更適合高精度室內定位。
4、毫米波設備輕量化,易于部署
毫米波具備波長短、天線尺寸小的特點,且毫米波元件尺寸小,相比于Sub-6G設備,毫米設備更容易小型化。
毫米波產業已經基本成熟
基站:華為、中興、諾基亞貝爾、愛立信、三星等企業都已經開始進行毫米波基站功能測試。
芯片:高通多款芯片、三星Exynos5123、海思Balong5000基帶芯片、聯發科HelioM80等都已經支持毫米波頻段。中國已研制出國產的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芯片,并且已經完成了芯片封裝和測試。
終端:全球毫米波芯片和終端快速發展,2020年底,主流手持終端,MIFI,CPE可支持毫米波全頻段。
運營商:(1)中國聯通:率先于中興、愛立信等開展內、外場毫米波設備測試;參與企業和行業標準制定,推動行業技術和測試標準;開展北京冬奧會8K、AR、VR、3D等毫米波應用部署。(2)中國移動:聯合華為、中興、大唐、愛立信等廠商,就26/28GHz頻段開展室內外覆蓋場景試驗;聯合高通、中興試驗成功實現毫米波移動化;計劃于2022年實現5G毫米波商用,以SA為基礎部署毫米波網絡。中國電信:2019年11月建立5G創新生態圈,與聯合移遠通信關于毫米波模組方面開展合作。
全球方面,截至2020年6月

5G毫米波產業前景
據GSMA預測,5G毫米波將成為高速接入、工業自動化、醫療健康、智能交通、虛擬現實等方面的核心使能技術。2034年5G毫米波將成為高速接入、工業自動化、醫療健康、智能交通、虛擬現實等方面的核心使能技術。2035年預計5G毫米波對全球GDP做出5650億美元的貢獻,占5G總貢獻的25%。
5G毫米波概念股
5G毫米波相關概念股可以關注和而泰、中興通訊、廣和通、碩貝德、亞光科技。(股票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