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是高濃廢水處置過程中產生的由有機物、無機物、細菌等組成的固體絮狀物。目前國內對污泥處置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相較于污水處理處于嚴重落后狀態,一直存在“重水輕泥”的現象。近年來,由于環保意識逐漸提升,國家方面也頻繁出臺相關污泥處理政策。
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政策:
2015.04,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應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禁止處理處置不達標的污泥進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點一律予以取締。2020年底前地組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達到90%以上。
2015,財政部、發改委、住建部《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明確將污泥處理費用納入污水處理費中。
2015.01,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不應低于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處置成本。
2017.01,發改委、住建部《“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到2020年底,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其他城市達到75%;縣城力爭達到60%;重點鎮提高5個百分點,初步實現建制鎮污泥統籌集中處理處置;新增污泥(以含水80%濕污泥計)無害化處置規模6.01萬噸/日;新增或改造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設施投資294億元。
2017.06,全國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收取的污水處理費用應當用于域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運行和污泥處理處置,不得挪作他用;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達營單位或者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安全處理處置污泥,保證處理處置后的污泥符合國家標準,并對污泥的去向等進行記錄。
2018.07,發改委《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按照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達營成本并合理盤利的原則,加快制定污水處理費標準開依據定期評估結萊動態調整。
2019.05,住建部、生態環境部、發改委《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盡快將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調整到位原則上應當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正常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
2020.07,住建部、發改委《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到2023年,縣級及以上城市設施能力基本滿足生活污水處理需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顯提升,城市市政雨污管網混錯接改造更新取得顯著成效。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和資源化利用豐進一步提高。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區城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升。
2020.11,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城鎮(園區)污水處理環境管理的通知》,統籌安排建設城鎮(國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推動落實管網收集。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再生水利用等相關工作。
2021.01,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污泥無害化責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因地制宜開展再生水利用、污泥資源化利用;重點突破污水深度處理、污泥資源化利用共性和關鍵技術裝備。
2021.0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推動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廠網一體化”,加快建設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設施因地制宜布局污水資源化利用設施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2021.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杜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開展污水處理差別化精準提標,推廣污泥集中焚燒無害化處理,域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資源化利用率超過25%。
2021.06,發改委、住建部《“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到2025年,城市和縣城污泥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到2035年,全面實現污泥無害化處理,無水污泥資源化利同水平顯著提升。
2022.02,發改委《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預計到2025年,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000萬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8萬公里,新建、改建和擴建再生水生產能力不少于1500萬立方米/日,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資源化利用率超過25%,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

以上梳理了最新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政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政策解讀欄目。
推薦閱讀:
【研報】公用事業行業專題報告:是時候重視污泥了-20200903(18頁).pdf
【公司研究】復潔環保-污泥處理脫水干化一體化設備龍頭-20200828(26頁).pdf
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體系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1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