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018-2022年我國互聯網醫療政策匯總梳理。
2018年4月25日國務院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適應“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進一步完善醫保支付政策。逐步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診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建立費用分擔機制,方便群眾就近就醫,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有效利用。健全互聯網診療收費政策,加強使用管理,促進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可持續發展。
2018年12月13日衛健委關于加快推進電子健康卡普及應用工作的意見:推動醫療健康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需要創新拓展居民健康卡建設應用,以電子健康卡為新載體,采用國密算法和國產自主可控安全技術,構建衛生健康領域覆蓋全體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身份統一標識和認證服務體系。
2019年5月23日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組織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省級示范區建設,支持先行先試、積累經驗。繼續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國家平臺和省統籌區域平臺建設。改造提升遠程醫療網絡。指導地方有序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確保醫療和數據安全。及時總結評估“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盡快形成規范健全的制度。深入推進基層中醫館信息平臺建設。
2019年6月10日衛健委、發改委、國家醫保局等關于印發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意見的通知:支持社會辦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2019年9月底前,制定出臺互聯網診療收費政策和醫保支付政策,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按規定合作開展遠程醫療服務。支持社會辦醫之間通過“互聯網+”開展跨區域醫療協作,與醫聯體開展橫向資源共享、信息互通。鼓勵醫療機構應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構建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咨詢、健康管理服務。
2019年7月25日衛健委、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
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借助信息化技術,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工作。積極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新型業態,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供給。鼓勵基層醫療機構為符合條件的老年患者建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門醫療護理服務。
2020年2月6日衛健委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的通知:要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優勢,大力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特別是對發熱患者的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線上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宣教、就診指導、慢病復診、心理疏導等,推動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2020年5月8日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做好公立醫療機構“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及
財務管理工作的通知:將進一步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在疫情防控中的優勢作用,規范醫療機構“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行為,維護患者與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促進“互聯網+醫療服務”新模式的長遠發展。
2020年5月18日全國老齡辦關于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的通知: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及時公布醫療服務恢復情況,通過網絡、電話預約等形式減少老年人排隊等候時間,確保有需求的老年人及時、便利就診。積極開展“互聯網+老年健康”服務,利用線上咨詢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導和服務。要加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運用微信、手機APP等信息化手段,建立家庭醫生與老年人及其照護者之間的互動溝通渠道。
2020年8月21日衛健委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護理工作的通知:積極發展“互聯網+護理服務”。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結合實際積極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為出院患者或行動不便、高齡體弱、失能失智、生命終末期患者提供便捷、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鼓勵大型醫療機構發揮優質護理資源作用,通過醫聯體、對口支援、進修學習、遠程培訓等方式,幫扶帶動基層醫療機構提高護理服務能力,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互聯網+護理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020年9月16日國務院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積極發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大力推進分時段預約診療、互聯網診療、電子處方流轉、藥品網絡銷售等服務。
2021年9月23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的通知:支持遠程醫療服務、互聯網診療服務、互聯網藥品配送、上門護理服務等醫療衛生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有序發展,促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合理運用。
2021年10月26日衛健委關于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醫療機構和提供互聯網診療服務醫師的電子證照等執業信息應當在互聯網診療平臺顯著位置予以公布,方便患者查詢。醫療機構應當充分告知患者互聯網診療相關的規則、要求、風險,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方可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地方各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在省級監管平臺上向社會公布轄區內批準開展互聯網診療的醫療機構名單、監督電話及其他監督方式,設置投訴受理渠道,及時處置違法違規行為。
2021年12月12日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升社會服務數字化普惠水平。加快推動文化教育、醫療健康、會展旅游、體育健身等領域公共服務資源數字化供給和網絡化服務,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復用。
2021年12月30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培育老年人生活服務新業態。推動“互聯網+養老服務”發展,推動互聯網平臺企業精準對接為老服務需求,支持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平臺化展示,提供“菜單式”就近便捷為老服務,鼓勵“子女網上下單、老人體驗服務”。培育城市級綜合信息平臺和行業垂直信息平臺。引導有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服務模式。
2022年3月3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通知:建設中醫互聯網醫院,發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持續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中醫醫療服務模式,讓患者享有更加便捷、高效的中醫藥服務。鼓勵發展“互聯網+中醫藥貿易”。逐步完善中醫藥“走出去”相關措施,開展中醫藥海外市場政策研究,助力中醫藥企業“走出去”。推動中藥類產品海外注冊和應用。

以上就是2018-2022年我國互聯網醫療政策匯總梳理了,更多政策梳理,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政策解讀欄目了解。
本文由@-YANYI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互聯網醫療價值報告2021(附下載).pdf
互聯網醫療發展現狀怎么樣?行業發展歷程一覽
《關于印發有序擴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原文
什么是智慧醫療?定義、存在問題及2022市場規模預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