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類分級標準是將數據按照不同的類別、應用、使用場合對數據進行分級,在保護企業安全集成平臺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定義了數據分類技術的理論基礎,也是數據安全保護的基礎。

一、意義
(1)明確保護正確的數據。數據分類分級標準的建立是用來衡量被保護的數據的重要性,從而決定對被保護的數據采取哪種保護方法,所以必須清楚的定義能夠識別需要保護的數據級別的標準。
(2)明確適當的保護措施。通過數據分類分級標準,可以使安全管理者實施不同級別的數據安全保護措施,為各類數據提供有針對性的、有效的安全保護。
(3)有效使用資源。根據不同的數據分類分級標準,安全管理者可以分配不同的資源和安全技術,使用有效的、合理的資源管理,既可以充分發揮部署安全技術的作用,又可以減少安全成本。
(4)提高安全效率。根據不同數據分級分類標準,安全管理者可以準確、客觀地識別各個數據等級需要實施的安全策略,降低安全管理、測試和演練的復雜程度,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二、功能
(1)綜合定義數據級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數據分類分級標準要求企業將其存儲的數據根據重要性、風險等因素進行分級,比如將數據分為普通、機密、核心3個級別,普通級別最低,核心級別最高。
(2)明確數據使用范圍。數據分類分級標準還可以明確數據使用權限,細化企業數據安全體系,明確誰可以獲取機密數據,以及如何使用機密數據。
(3)明確上傳存儲規程。La在有限的存儲技術條件下安排數據存儲位置,明確存儲數據的安全等級要求,以及使用存儲設施的時間、特定的訪問控制機制。
(4)細化安全政策與規定。根據不同安全級別所要求的安全控制要求,數據分類分級標準可以細化企業安全保護策略、安全審計程序以及安全培訓標準,確保數據安全管理工作更嚴格完善。
三、應用
(1)企業安全集成平臺中的應用。數據分類分級標準是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的企業安全集成平臺,根據數據分類分級標準可以實現安全分級實現,不同級別的數據采取高效、完善的安全控制方法。
(2)資訊安全技術中的應用。資訊安全技術分為安全識別技術、安全存儲技術、安全傳輸技術等,安全傳輸技術是基于數據分類分級標準在企業安全架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據分類分級標準是安全傳輸的前提條件。
以上就是數據分類分級標準的意義和功能介紹,以及在
數據分類分級標準是指對存儲和處理的數據做出明確的條款,對于收集共享和提出的數據質量給予一定的標準,根據可能的類型、用途、位置等進行分類 和分級,防止數據質量過低,杜絕不同數據之間的矛盾,從而節省企業存儲和處理數據的成本。其主要意義在于:
一是統一數據標準。對數據分類分級標準的確認,可以統一確定各種數據的存儲、編輯、檢索和使用要求,從而確保被定位的業務知識和應用程序能夠互動,共同實現目標;
二 是提高數據質量。統一數據標準也可以控制和監控未被確認的數據的增長,從而抑制不正確的信息環境的發展和提高應用系統的性能和數據的使用質量;
三是改善企業運行效率。規范有效的數據管理有利于企業減少繁雜的處理程序和減少可能引起系統運行失誤的隱患,從而提高企業會計和管理等各種集體工作的效率;
四是降低信息技術成本。根據數據分類分級標準指定信息系統環境,控制情況變化,減少新增和刪除系統,同時優化技術利用,從而節省企業在存儲和處理數據方面的開支;
五是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體系。對于安全的數據標準,可以縮短信息安全實施的時間,有效地降低企業各種信息技術活動負面影響,有助于提高運行時間;此外,數據管理規范也可以防止非法數據如木馬病毒的傳播。
基于數據分類分級標準,企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需要考慮——企業數據存儲的安全。企業將數據存儲在本地電腦或服務器中,而不是采用云存儲,就可能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這也是數據安全的主要挑戰。
為此,企業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來保護其本地數據存儲,包括確保本地計算機和服務器的系統安全、物理安全和網絡安全;對服務器和計算機系統端口以及數據庫、應用程序各個功能進行更新;定期為服務器和計算機系統設置安全監控,準備緊急處理方案等等。
此外,企業應該定期運行數據備份,并確保僅將備份文件存儲在安全位置,以防止非法人員獲取數據;同時,企業還應對所有員工的帳戶進行監控,例如定期更改用戶密碼,確保用戶名不會暴露給任何不受其信任的人,以及不使用弱密碼登錄。
總之,數據分類分級標準的總的目的是為企業提供各種數據的關聯和分類,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所需類型,在確定數據分類分級和存儲級別標準之后,應該對存儲在本地電腦或服務器上的數據實行充分加密、安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