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st & Sullivan發布了《2021年亞太地區企業態度和信仰調查報告》。一、新冠疫情對企業家有何影響?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導致經濟活動大幅減少,各國政府對經濟和社會活動施加了限制,亞太地區的企業家往往面臨著工作生活中最大的挑戰。亞太地區所有國家都受到了影響。

例如,澳大利亞經歷了30年來的第一次經濟衰退,國內生產總值(GDP)在6月份的一個季度出現了前所未有的7%的暴跌。
同一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縮水超過28%,再次創下有史以來最大降幅。
調查的企業家中,36%找到了新客戶,35%找到了新的收入來源,30%得到了政府的資助/補貼。在整個地區,30%的企業家認為新冠疫情對業務產生了積極影響,42%的企業家認為新冠疫情對業務產生了消極影響,27%的企業家認為沒有影響。
香港報道負面影響最多(62%的企業家認為COVID-19負面影響了他們的業務),日本其次(52%)。相反,在中國大陸,只有18%的人經歷了負面影響,46%的人認為疫情對他們的業務影響是積極的。
2020年按國家/地區劃分的認為COVID-19對其業務產生負面影響的企業家百分比

按行業劃分,零售業的企業家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大(47%),制造業受到的影響最小(31%)。
主要的負面影響是銷售下降(72%的企業家經歷過)、利潤減少(53%)和現金流惡化(49%)。供應鏈挑戰影響了30%的企業,尤其是批發、分銷和物流行業(55%)和零售行業(36%)。
二、企業采取了什么應對措施?
企業家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COVID-19,最常見的是降低運營成本(38%的企業家),其次是尋找新客戶(34%)。許多企業家也看到了重組或精簡業務的機會,其中23%的人轉換了業務模式,19%的人升級/改進了IT系統。只有15%的企業家減少了企業的員工數量,7%的企業家實際增加了員工數量。
2020年亞太地區針對COVID-19采取的措施

三、企業信心指數分析
盡管普遍存在經濟動蕩,研究表明,整個地區的企業家都很有彈性,由于疫情,對自己企業的信心增加的人數是信心減少的兩倍。
報告為受訪企業家計算了一個凈信心指數,計算方法是將對自己企業的成功比COVID-19開始前更自信的人減去不那么自信的人的百分比。
在整個地區,信心指數為+27%,中國大陸(+88%)和印度(+57%)的信心指數尤為強勁。相反,日本和香港的企業家通常是負的,分別為22%和14%。
2020年按國家/地區分列的企業家信心指數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Frost & Sullivan:2021年亞太地區企業態度和信仰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