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歷程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算起,我國醫療信息化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分別是:HIS普及階段;臨床信息系統建設階段;信息平臺建設階段以及數據整合階段。
(1)HIS普及階段
1990-2000年間,我國醫療信息化正式起步,該階段以財務為核心,聚焦醫院內部管理。
(2)臨床信息系統建設階段
2000-2008年,LIS、PACS逐步普及,并且與醫保,新農合等系統對接。
(3)信息平臺建設階段
2009年至今,我國信息平臺建設從出現到逐步完善,要求醫院以電子病歷為核心,與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互聯,實現院內院外信息共享。
(4)數據整合階段
2015年至今,實現各級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與公共衛生服務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

2.醫療信息化產業鏈
當前,我國醫療信息化產業鏈已相當完備,上游是基礎IT硬件及醫療設備、基礎軟件及云服務商,代表廠商有邁瑞醫療、聯影醫療、阿里云、華為云等;中游是應用軟件及解決方案,主要包括醫院信息化綜合性ISV、專業性ISV和泛互聯網醫療;下游主要是醫療信息化的客戶,包括個人、各級醫療機構及各級監管機構,如醫保局與衛健委等。

3.醫療信息化現狀與趨勢
(1)市場規模
近年來,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迅速,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行業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67.5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45.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1.1%,預計在政策、醫療新基建、分級診療、醫療數字化轉型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將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Frost&Sullivan預計,到2025年,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474億元,2021-2025年間年復合增長率為28.14%。

(2)行業競爭格局
當前,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細分市場集中度較高,主要體現在醫院核心管理系統與電子病歷兩個領域。
醫院核心管理系統
以衛寧健康、東軟集團、創業慧康、東華醫為和重慶中聯為首的五大企業占據了近4成的市場份額。

電子病歷
電子病歷行業集中度較醫院核心管理系統更為集中,以嘉和美康、衛寧健康、海泰醫療、東軟集團和創業慧康為首的五大企業占據了近6成的市場份額。

未來,隨著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的日益完善、相關標準與制度的逐步建立,醫療信息化將朝著更為全面的智慧醫療生態前進,同時,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未來醫療體系將朝著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模式升級。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行業分析,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分析欄目。
參考報告:《數字經濟行業應用之醫療信息化:政策驅動行業增長頭部企業優先受益-220324(37頁).pdf》
《艾瑞咨詢: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研究報告(5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