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發布了《2021年尼日爾春季經濟更新報告》。
一、尼日爾經濟發展現狀
報告指出,近年來尼日爾在持續的不利沖擊中改善了宏觀經濟管理。2010-2019年間,經濟增長一直保持穩定,實際GDP年均增長率為6.1%——人均增長率約為2.1%。
增長表現甚至明顯高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或西非經貨聯盟。經常賬戶長期處于赤字狀態,部分原因是鈾和石油價格下跌,資金來源是項目贈款和其他資本流入。
尼日爾經濟呈現出一些結構性條件,可能有助于使其免受更廣泛的影響。尼日爾是一個從事低附加值生產的農村經濟體,正規部門由公共部門和采掘活動主導,與全球價值鏈隔絕。
2019年,尼日爾的貿易開放度(以進出口總額占GDP的百分比衡量)僅為GDP的26.7%。以GDP計算的匯款流量低于西非經貨聯盟國家的平均水平,旅游業也不發達。
二、尼日爾經濟未來展望
預計2021年尼日爾經濟將增長5.5%。經濟復蘇將使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恢復增長,但其水平仍將比2019年低2.1個百分點。經濟增長將由各部門的逐步復蘇推動。
隨著與尼日利亞邊境業務的全面恢復以及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設備貨物的進口,預計貿易逆差將進一步擴大,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5%,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1%。包括鈾和石油產品在內的出口價格預計將在2021年上漲,從而支持貿易條件,增加出口收入和政府收入。2021年3月,阿庫塔鈾礦關閉,煉油和運輸能力有限,這對經濟增長的積極影響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由于安全、人道主義和社會挑戰全年持續存在,預計財政赤字仍將上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公共債務將在2021年達到GDP的44.7%的峰值。更高的經濟增長和海關收入將推動財政收入的增長,而2021年的預算保持名義支出不變。
隨著石油產量開始流入,預計經濟增長將繼續下去,到2023年占比將超過10%,然而人均收入仍將低于危機前的情況。石油出口的增長將支持外部地位的加強,2023年經常賬戶赤字將大幅收窄至8%,以彌補管道建成后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的減少。
人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千非洲法郎)

本文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2021年尼日爾春季經濟更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