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原生是什么意思
由于云原生正處于蓬勃向上發展階段,對云原生的理解也可能隨時代的變化而調整,當前比較正式的對云原生的理解來自于云原生計算基金會(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其認為“云原生技術有利于各組織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動態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云原生的代表技術包括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設施和聲明式API。這些技術能夠構建容錯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觀察的松耦合系統。結合可靠的自動化手段,云原生技術使工程師能夠輕松地對系統作出頻繁和可預測的重大變更。符合云原生架構的應用程序應該是:采用開源堆棧(Kubernetes+Docker)進行容器化,基于微服務架構提高靈活性和可維護性,借助敏捷方法、DevOps支持持續迭代和運維自動化,利用云平臺設施實現彈性伸縮、動態調度、優化資源利用率?!?/p>

云原生相關技術的目標是直接在云資源上開發和部署應用來提升靈活度、資源利用效率、開發部署的效率。各種云原生的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不是互相綁定的,在時間上也無嚴格的同步,她們是從不同的角度/層面解決
IT架構在實踐中面臨的各類效率低下的問題。部分技術或理念在云計算模式誕生之前就已經出現,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和迭代,并在云計算時代成為解決效率和靈活度問題的技術基礎。
Gartner
報告的數據顯示:2022年將會有75%的全球化企業在生產中使用云原生的容器化應用。另外,其他機構的研究表明到2022年,90%的新應用會采用微服務架構來提高設計、調試、更新、利用第三方代碼的能力,三分之一的企業在生產環境中的應用將能夠原生支持云計算服務;到2023年,四分之三的IT支出將被用于第三代平臺技術,另外,僅有不到10%的企業不會建立“數字化原生”環境,超過90%的企業會建立“數字化原生”IT環境。

2 云原生的優勢
云原生的優勢主要有松散耦合的系統可以從故障中很好的恢復、易于管理與觀測。當該系統結合當前可信賴的自動化技術,工程師們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復勞動,經常性地、可預見性地創造重大改變。
(1)從故障中恢復:能夠在硬件、網絡和軟件出現瑕疵時持續工作。
(2)易于管理:應用容易配置,可以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運維條件和環境。
(3)易于觀測:應用埋點來收集指標數據(metrics)和日志(logs),從而提供可指導行動的重要信息。
(4)經常性的改變:模塊化的應用可以讓開發者對單獨模塊快速做出增量改變。
(5)可預見性的改變:應用和配置都支持源代碼管理,從而保證部署和配置改變的可審計性及可重復性。
(6)最少的重復勞動:應用的部署和管理是自動化的,這不僅減少了運維人員的工作量,也使得運維人員可以更全面地管理系統。
推薦閱讀:
云原生應用與傳統應用的區別在哪?云原生應用的關鍵技術介紹
《亞馬遜-張雪嬌-策略驅動的云原生環境持續合規引擎.pdf》
《【公司研究】用友網絡-YonBIP前瞻:云智原生產業互聯-210517(46頁).pdf》
《中國信通院:數字政府云原生基礎設施白皮書(2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