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發布了報告《新型塑料包裝:走向循環經濟》。
推動新型塑料包裝轉型的三種截然不同的戰略:
全球塑料包裝價值鏈的一套具體優先行動首次被確定,以觸發向新塑料經濟的加速過渡。這些行動基于三個主要的新見解。這些見解是通過深入的分析工作得出的,包括塑料包裝市場的粒度細分分析,與塑料價值鏈上的參與者的大量互動,以及超過75名專家的討論。以下這三個戰略有潛力推動塑料包裝行業的真正轉型,預示著新塑料經濟的轉變:
1.如果沒有根本的重新設計和創新,大約30%的塑料包裝將永遠不會被重復使用或回收。
2.對于至少20%的塑料包裝,重復使用提供了一個經濟上有吸引力的機會。
3.通過在設計和使用后系統方面的共同努力,回收將對剩下的50%塑料包裝具有經濟吸引力。
加速向新塑料經濟轉變的三種截然不同的轉型戰略(塑料包裝市場重量份額):

塑料包裝領域需要根本的重新設計和創新:

小規格塑料包裝(按重量計算約占市場的10%,按物品數量計算可達35%-50%),如小包、撕下來的物品、蓋子、稻草包裝、糖紙和小罐等,往往逃避收集或分類系統,沒有經濟的再利用或回收途徑。這些物品體積小,意味著它們很可能會從系統泄漏到自然環境中。
特殊塑料包裝材料(按重量計算約占市場的10%),雖然通常在技術上是可回收的,但由于它們的體積小,無法實現有效的規模經濟,因此在經濟上無法進行分類和回收。塑料分類是回收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其經濟性高度依賴于規模。
文本由@木子日青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新型塑料包裝:走向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