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數據資產
CFI機構將數據資產定義為是指公司用來產生收入的系統、應用程序輸出文件、文檔、數據庫或 web頁面,是技術時代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在2019年12月發布了《資產評估專家指引第9號——數據資產評估》,將數據資產定義為由特定主體合法擁有或者控制,能持續發揮作用并且能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經濟利益的數據資源。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將數據資產從“數據”和“資產”兩個角度進行解讀,一方面,數據資源是指以物理或電子形式記錄的數據,如數字信息、文字信息、圖像信息、語言信息、數據庫等;另一方面,數據資產具備資產最核心的兩個內涵,一是由特定主體擁有或控制,企業享有數據資產的所有權或者盡管不具備數據資產的所有權,但能夠控制數據資產,二是未來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數據資產本身可以產生價值或者能夠幫助企業在現有產品上增加收益、降低成本。
中國信通院《數據資產管理實踐白皮書4.0》將數據資產(Data
Asset)定義為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以物理或電子的方式記錄的數據資源,如文件資料、電子數據等。在企業中,并非所有的數據都構成數據資產,數據資產是能夠為企業產生價值的數據資源。
如果數據要成為數據資產,至少要滿足3個核心必要條件: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企業擁有或者控制;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2 數據資產的特點
(1)非實體性。數據資產不具備實物形態,其價值的實現需要依附于有形的媒介來實現,如計算機、硬件設備等,數據資產本身并不會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磨損和消耗,具備無形資產的特性。
(2)多樣性。數據資產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數據的表現形式和應用維度兩個方面。數據可以通過數字、表格、圖像、聲音等各種形式來表現,甚至可以通過與數據庫技術和數字媒體結合來產生價值,不同的信息可以在多種表現形式上進行互相轉換;在數據資產應用過程中,使用者可以在不同條件下通過多種途徑來運用數據資產,從而滿足主體的多樣化需求,而數據資產在不同途徑下所實現的經濟效益也是不同的。
(3)通用性:資產的通用性是指資產替換使用的程度以及與其他資產結合使用的能力。數據資產與其他實物資產、無形資產相比具有更高的通用性,實物資產往往會由于其形態和功能特征限制了其用途的廣泛性;而傳統的無形資產,會受到其技術專業性的特征,導致通用性較弱。數據資產可以用于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領域,并且其更新速度快的特性會賦予其更多的潛在價值,通過對其潛在價值的挖掘會給予數據資產發展多樣性業務的可能性。
(4)外部性:數據除了企業自用以外,還可以打包形成數據產品、數據服務等商品在外部市場進行銷售,從而為企業帶來收益,產生更大的價值。數據資產外部性的特征,也是數據具有價值的重要體現之一。
(5)集合使用價值更高:首先數據的價值一部分取決數據的應用場景,單一數據的應用場景有限,但是如果將多維度的數據相結合使用,會產生1+1比2大的價值。其次數據數量與其價值會呈現指數增加的趨勢,也就是說隨著數據數量的增加,其數據資產整體的價值會增加的更快。
3 影響數據資產價值的因素
影響數據資產價值的因素可從質量維度、風險維度、應用維度等方面解析,在質量維度上,影響數據資產價值的因素包括準確性、完整性、真實性、安全性、數據成本等;在風險維度,影響數據資產價值的因素包括法律限制、道德約束等;在應用維度,影響數據資產價值的因素包括稀缺性、時效性、多維性、場景經濟性等。

推薦閱讀:
《德勤&阿里研究院:數據資產化之路——數據資產的估值與行業實踐(40頁).pdf》
《普華永道:數據資產生態白皮書(28頁).pdf》
《【研報】計算機行業:數據是核心中國數據資產的新時代-20200721[53頁].pdf》
《海比研究院:互聯網行業市場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數據資產化工具(7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