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于2021年4月發布了《良好的數據:共享數據并促進公眾信任和意愿》。
報告提出了兩個框架,作為在建立信任的同時加速創新的工具。它描述了各種數據用戶可以用來保護社會價值觀的態度和過程,即信任和意愿框架:一個建立公眾信任的框架。良好的數據框架:符合道德規范的數據處理框架。
二次數據使用和數據共享
為了在保護社會價值的同時加快醫療保健創新,需要建立一個實用的企業數據倫理框架。數據利用正從每個組織或組收集和使用數據用于特定目的的主要使用階段轉移到二次使用階段,在該階段,值是由社會中的循環數據創建的。據經合組織稱,當被其他數據用戶共享和使用時,來自數據持有者的數據的價值是10-20倍,對整個經濟的價值是20-50倍。
圖1 數據價值

信任和意愿框架:一個建立公眾信任的框架
由于信息不對稱和數據特性(無形,易于復制和傳輸等),數據用戶和數據主體之間存在社會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不確定性是指個人數據主體難以準確了解數據用戶如何管理或使用其數據的情況。盡管存在社會不確定性,但由于個人必須同意使用其數據,因此重要的是信任。
信任在各個方面,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作為經濟活動的潤滑劑。社會學家盧曼認為,信任“通過超越可用信息來概括行為的復雜性,因為它用內部保證的安全取代缺失的信息”。如果個人或組織無法信任他人或組織,他們必須不斷保持警惕以保護自己。這種不信任的代價將非常高,并將對社會和整個經濟的效率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圖2 在數據流通中,信任的重要性

良好的數據框架:符合道德規范的數據處理框架
根據信息是個人信息還是非個人信息,以及使用目的是否向數據主體返回價值,數據利用率可分為四個象限,然后將其組織成六個用例模式。這些示例提供了解決方案,以解決由癡呆癥患者和護理人員組成的超齡社會的挑戰。
日本世界經濟論壇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心正在與有興趣建立對護理使用信任的利益相關者合作。人們對數據的二次使用和數據共享有助于解決癡呆的社會問題的期望不斷提高,現在正在探索可以通過數據利用創造的價值。因此,可以說這個領域還處于起步階段。即使在該行業的早期,盡管也需要保持平衡,但道德上合理使用數據的重要性仍不可否認。
圖3 數據利用的分類

從通知和同意到信任和意愿
從經合組織的隱私指導原則到GDPR,許多指導方針中的一個關鍵概念是通知和同意模式,以確保個人的信息自決權。歐盟以外的許多國家也使用通知和同意作為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的法律基礎,并將這些信息提供給第三方。對于基于選擇同意的數據使用,從通知內容中不明顯的數據使用會導致數據主體的負面意外。通過最小化差距來減少這些驚喜將導致更大的信任。
報告小結
信任通常是很難識別的,只有在失去信任時才會被敏銳地感知,這是一個很難主動解決的話題。在安全領域已經經歷了這個困難
工業界已將安全性視為成本中心。
私營部門為獲得公眾對新興技術和行業中數據利用的信任而進行的集體努力并非易事。然而,這些努力將提高單個公司,其所屬行業乃至整個私營部門的可持續性。最重要的是通過展示意愿,意圖和態度與公眾溝通,以證明數據用戶希望通過使用數據來創造價值,公司可以更新其業務模型和服務設計并獲得公眾的信任。此外,根據討論,預計公共部門將支持建立信任框架。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世界經濟論壇:良好的數據:共享數據并促進公眾信任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