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米波雷達是什么
毫米波雷達一般是指發射波長介于1毫米至10毫米之間,其頻率為30-300GHz的雷達,由于大氣中的空氣、水分子對不同波長的電磁波有諧振吸收的作用[9],以及當地政府限制與應用行業規定,毫米波雷達使用的頻段一般為:24GHz、35GHz、77GHz、120GHz、220GHz等。
工作原理:以車載毫米波雷達為例,雷達通過天線向外發射毫米波,接收目標反射信號,經后方處理后快速準確地獲取汽車車身周圍的物理環境信息(如汽車與其他物體之間的相對距離、相對速度、角度、運動方向等),然后根據所探知的物體信息進行目標追蹤和識別分類,進而結合車身動態信息進行數據融合,最終通過中央處理單元(ECU)進行智能處理。經合理決策后,以聲、光及觸覺等多種方式告知或警告駕駛員,或及時對汽車做出主動干預,從而保證駕駛過程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減少事故發生幾率。

2.毫米波雷達的特性
(1)頻帶極寬,在目前所利用的35G、94G這兩個大氣窗口中可利用帶寬分別為16G和23G,適用與各種寬帶信號處理;
(2)可以在小的天線孔徑下得到窄波束,方向性好,有極高的空間分辨力,跟蹤精度高;
(3)有較高的多普勒帶寬,多普勒效應明顯,具有良好的多普勒分辨力,測速精度較高;
(4)地面雜波和多徑效應影響小,跟蹤性能好;
(5)毫米波散射特性對目標形狀的細節敏感,因而,可提高多目標分辨和對目標識別的能力與成像質量;
(6)由于毫米波雷達以窄波束發射,具有低被截獲性能,抗電子干擾性能好;
(7)毫米波雷達具有一定的反隱身功能。
(8)毫米波具有穿透煙、灰塵和霧的能力,可全天候工作。
3.毫米波雷達的測距優勢
(1)精度高抗干擾
同微波導引頭相比,毫米波導引頭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和空間分辨率高的特點。在天線口徑相同的情況下,毫米波雷達有更窄的波束(一般為毫弧度量級),可提高雷達的角分辨能力和測角精度,并且有利于抗電子干擾、雜波干擾和多徑反射干擾等。
(2)全天候全天時
與紅外、視頻、激光等光學導引頭相比,毫米波導引頭穿透霧、煙、灰塵的能力強,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
(3)高分辨多目標
由于工作頻率高,可能得到大的信號帶寬(如吉赫量級)和多普勒頻移,有利于提高距離和速度的測量精度和分辨能力并能分析目標細節特征。同時毫米波雷達能分辨識別很小的目標,并且能同時識別多個目標,因此具有很強的空間分辨和成像能力。
(4)敏感高誤報低
系統敏感性高,錯誤誤報率低,不易受外界電磁噪聲的干擾。
(5)高頻率低功率
具有更高的發射頻率,更低的發射功率。
(6)可測速可測距
采用FMCW調頻連續波,能同時測出多個目標的距離和速度,并可對目標連續跟蹤,甚至到靜止目標也可保持跟蹤不丟失。
(7)距離遠實時性高
測量距離遠,達到雙向12車道200米遠,同時38Hz26ms的檢測頻率具有極強的實時性。
以上就是有關于毫米波雷達的定義、工作原理、特性及測距優勢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毫米波雷達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量子雷達是什么?類型及優勢介紹
什么是超聲波雷達?分類有哪些?
《智能汽車俱樂部:2021年汽車毫米波雷達產業鏈報告(183頁).pdf》
《激光雷達行業深度研究:產業提速可期激光雷達中國力量崛起-220625(5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