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商扶貧優劣勢
電商扶貧的優勢
(1)電商消費扶貧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扶貧模式
通過充分發揮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打通直接對接城市市場的渠道,推動農產品上行,以此為貧困地區增收。中國的物產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區別,不同地區擁有不同的特色產物,對于擁有特色資源而無適銷渠道的地區而言,電商提供了最廣闊的市場范疇,減少了中間環節,使貧困農戶能深入廣大消費者,了解市場需求,構建和諧穩定的交易關系。比如阿克蘇的蘋果、永興的冰糖橙和三門峽的綠殼雞蛋等,通過網絡渠道打響了知名度,成為了消費者信任的產品。電商消費扶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以往農產品價格過山車、爛地頭的問題,減少了農特產品種植、生產風險,使貧困農戶能在相對穩定的市場狀態下制定生產目標,獲取生產收益。

(2)電商消費扶貧具備可持續性
一方面,電商消費扶貧依靠大眾消費來改變貧困狀態,本質上是一種市場行為,只要存在市場需求,貧困農戶就有生產的動力。另一方面,通過電商賦權給貧困主體,不僅可以提高貧困主體的技術能力,還能通過多信息來源讓貧困地區與優秀文化、新鮮事物接軌,改變思想層面的落后狀況,同時在發展中改變物質匱乏的狀態,創造經濟價值,使農村地區整體獲得長遠的發展。
電商扶貧的劣勢
(1)電商消費扶貧以貧困地區的產品銷售為支點,需要在低成本或差異化等方面形成優勢才能長久發展。首先電商消費扶貧模式是通過市場交易行為實現價值轉移,產品是第一要義,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產品資源則不適合考慮該模式作為發展策略。其次,扶貧產品在通過電商銷售對產品品質和規模有一定要求,貧困地區發展電商多以農特產品為主,有些產品具有季節性和易腐易爛的特性,若生產和供應零散,可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電商銷售的意義不大。產品價格和質量在市場交易中一般是首要考慮因素,貧困地區的產品參與市場交易就要遵守市場規則,要在品質或價格等方面形成競爭力才能避免止步于一次性交易,形成長效脫貧機制。
(2)電商消費扶貧對貧困主體的積極性和能力要求較高。一方面,如果貧困農戶不愿意通過電商銷售產品,則該模式無法起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貧困農戶有脫貧意愿,但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產品需要學習和摸索專業技能,政府、社會組織、平臺等對貧困地區提供電商培訓可能會因貧困主體能力不足而取不到良好效果,前期的學習成本較高。
電商消費扶貧有其特定的適用情況,覆蓋范圍有限,前期投入成本較高,但若能使符合情況的貧困主體通過電商消費扶貧實現脫貧致富,通過推廣學習解決三千萬貧困人口中的一部分,則這種方式無疑是具有價值的。
2.電商扶貧的意義
(1)農村電商增長速度較快的一些省市,往往是經濟欠發達、貧困狀況相對嚴重、電商產業起步較晚的地區,電商產業能夠發揮自身的產業帶動功能,有利于促進貧困地區對接外部市場需求,有效拉動本地產業轉型升級。
(2)農村電商能夠有效改善一個地區農村貧困狀況。數據顯示,當農村電商處于中等及以下水平的滯后區或中堅區時,該區域處于嚴重貧困區;當農村電商發展到更高水平的優勢區時,貧困狀況好轉為中度貧困區或重度貧困區;當某個地區農村電商屬于最高水平的先導區時,該地區為輕度貧困區??傊?,隨著農村電商發展水平的提升,農村貧困率有明顯的下降趨勢。
總的來說,推進電商扶貧,對帶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產品市場化水平,改變農村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方式,實現就業增收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以上梳理了電商扶貧的意義及優缺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生態旅游扶貧是什么?意義有哪些?
什么是交通扶貧?內容有哪些?有什么意義?
什么是產業扶貧?產業扶貧模式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