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證是什么?
綠證(green
certificates),全稱綠色電力證書,由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核發,在市場中可以被交易并能兌換成貨幣。綠證是對進行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廠商頒發的一種憑證,用以證明發電廠商有一部分的電力來自于可再生能源。簡言之,綠證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確認和屬性證明以及消費綠色電力的憑證。
綠證代表著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綠色屬性,常與可再生能源配額制配套使用。根據瑞典和歐洲緑色證書制度,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商每發出1兆瓦的電能可獲得相應的綠色證書。證書一般具有一定時間的有效性,為了降低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市場風險和提高收益,可再生能源供應商可持有一定數量的綠色證書,以應對下一個階段綠色證書價格的波動。
單位數量的綠色證書對應著一定產量的綠電,綠色證書的頒發代表著一定數量的可再生能源電量己經由發電商發出并己經輸送到電網。綠色證書的價格是由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綜合邊際成本與一般傳統能源電價成本之間的差額決定。
綠證的特點
1.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審核并按月發放綠證。
2.風電、光伏發電企業出售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后,相應的電量不再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的補貼。
3.每個證書具有唯一編碼,并體現項目的基本情況。
4.認購參與人購買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后,不得再次出售。目前自愿認購時不允許二次交易,也就是說,既然是自愿認購,認購了就是你愿意消費這個,承擔社會責任,不能第二天就轉給別人。不排除今后會允許二次交易。
5.一個證書,列入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目錄內的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每兆瓦時(即1000度電)。
6.分布式光伏、未進入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目錄項目發電等新能發電目前不發放綠證。
7.目前綠證實行自愿交易,根據《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目前綠證交易實行自愿購買。
綠證有什么用?
(1)在我國,實施綠證制度的是為了減輕新能源補貼壓力,引導人們的綠色電力消費觀。
(2)通過綠電體現環境效益。
(3)解決目前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單一靠收電費的補貼來源方式,綠電能有效解決資金缺口。
(4)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和保障機制,“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綠證交易”將促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推動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
我國綠證發展歷程

2016年2月,《國家能源局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首提配額制及綠證交易機制。
2017年1月,《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32號)》中建議綠色電力證書制度試行。
2017年7月,綠證交易平臺上線全國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交易平臺上線。
2018年3月至11月,發布《關于實行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配額制三次征求意見稿。
2019年5月,發布《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最終版落地配額制改為消納保障機制。
2020年5月,《關于各省級行政區域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通知》中明確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納考核指標。
2020年7月,多地發布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實施方案,實質性推進配額制落地實施。
2020年10月,非水可再生能瀛健康發展意見補充通知《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包含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發布,明確超出補貼范圍電量可參與綠證交易。
2021年5月,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和預期目標,《各省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和2022年預期目標》發布,持續推進配額制度。
推薦閱讀:
《電力及公用事業行業碳中和系列報告(四):淺析綠證、配額制和碳交易市場對電力行業影響-210808(18頁).pdf》
《電投能源-”追風逐日“聚焦綠電一體化運營優勢凸顯-211227(29頁).pdf》
《建筑行業2022年投資策略報告:綠電引領新能源基建氫能加速碳中和技改-211210(8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