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加密貨幣交易所
加密貨幣交易所是給投資者提供加密貨幣與另一種加密貨幣或者法幣相互交易的平臺,是加密資產流通和價格發現的場所,在買家與賣家中充當著中間商的角色,賺取利潤主要通過收取交易傭金或交易費用,也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務。
2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發展歷程
(1)萌芽期(2010-2012年):最早一批交易所創建于2010年,交易資產主要為比特幣。如中國的比特幣中國、以及日本的Mt.Gox
(2)成長期(2013-2016年)2013年,比特幣等加密資產價值逐漸受到市場認可,需求日益旺盛,推動交易所數量增加。代表性交易所有火幣、OKCoin等。
(3)發展期(2017年-至今)2017年大牛市期間,比特幣價格暴漲,ICO項目百花齊放,交易所數量猛增達到頂峰。之后受市場價格下跌影響有一定的回落,但目前仍保持較高的增速。此階段的交易所以幣安為代表。
3 加密貨幣交易所與傳統資產交易所的區別

(1)扮演角色:傳統資產交易所執行單一功能服務,訂單匹配引擎開展撮合交易;加密貨幣交易所除撮合交易,還能承擔券商、投行角色,個別加密資產交易所承擔做市商角色
(2)交易清算:傳統資產交易所交易撮合與資產托管、清算由不同的機構完成;加密貨幣交易所集資產托管、撮合交易、清算于一體
(3)資產托管:傳統資產交易所由具有一定資格的商業銀行實行資產第三方托管;加密貨幣交易所中CEX交易所控制用戶資產,DEX加密資產用戶自己保管
(4)監管力度:傳統交易所受當地的法律監管,履行公共職能;加密資產屬性認定分歧大。監控力度相對弱,跨國界的流動幾乎不受限制
(5)技術實現:互聯網技術從根本上改變公開喊價制度,電子連續競價的新型交易方式最主要形式;去中心化加密資產交易所利用密碼學技術保證資產安全,跨鏈技術支持加密資產交易,智能合約設計實現交易清算
4 加密貨幣交易所有哪些
加密貨幣交易所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及衍生品交易所

(1)CEX(Centralized
Exchange)中心化交易所,是集傳統交易所、券商和投資銀行的功能為一體的平臺,聚集了龐大的用戶量和交易量,也帶來了足夠的交易深度,提供了充分的資產流動性。代表性交易所有Binance(幣安)、OKEx、Huobi(火幣)、CoinBase四大交易所

(2)DEX(Decentralized
Exchange)去中心化交易所,是一個基于區塊鏈的交易所,沒有把用戶資金與個人數據存儲在服務器上,而僅僅當作一種基礎設施進行匹配想要買賣數字資產的買家和賣家。在匹配引擎的幫助下,這種交易直接發生在參與者(點對點)之間。
(3)衍生品交易增長最快的加密貨幣市場之一,交易所中的最佳余額可提供高杠桿產品,并確保交易者了解市場的基本運作方式和所涉及的風險。加密貨幣市場中的主流衍生品有:杠桿交易、期貨合約、期權合約和杠桿代幣。四大交易所中,幣安、火幣、OKEx均有衍生品交易所

推薦閱讀:《劍橋大學:2017年全球加密貨幣研究報告(11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