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政策利好等多重因素的驅動下,跨境電商飛速發展,然而傳統跨境物流在配送成本、時間等方面無法滿足跨境電商的需求,海外倉模式便應運而生。那么,什么是海外倉?有哪些模式呢?優缺點又有哪些?本文將具體梳理。
1.海外倉是什么
海外倉又稱海外倉儲,是指在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中,在本國以外的商品進口國或地區設立的,具有完善配套設施的一站式控制與管理服務的綜合物流管理倉庫。實際上,海外倉是一種“先入境后配送”的物流模式。
2.海外倉運作流程
海外倉相當于國內物流的“前置倉”,物流服務商先將出口貨物運輸至目的地國倉庫“備貨”,如果當地發生相關商品訂單,再進行倉內打包、通過當地物流服務商由海外倉派給海外消費者。

3.海外倉模式有哪些
當前,海外倉模式主要包括自建海外倉模式、第三方海外倉模式、第四方海外倉三種模式。
(1)自建海外倉模式
是指跨境電商企業自主在海外選址、建設、運營海外倉的方式,這種模式的投入大、門檻高,因此其不適用于跨境中小企業,僅適用于大型跨境電商企業。
自建模式主要分為兩種方式建造,分別是賣家自建和電商轉型。賣家自建是經濟實力雄厚、信息化水平高、庫存周轉快、管理經驗足的跨境電商企業,在積累了一定的經營經驗和客戶群體之后,對自身跨境物流效率和個性化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在客戶群體密集的經濟區域建造海外倉庫,實現跨境物流本土化。電商轉型則是由占據一定海外市場的跨境電商企業,將存放商品的自營倉庫轉型成海外倉。這類由倉庫轉型的海外倉由于轉型前已初具規模,擁有進口國市場的大量信息數據,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市場。
(2)第三方海外倉模式
第三方海外倉模式是指海外倉由跨境電商交易中以外的第三方建設,第三方包括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第三方跨境物流企業、第三方倉儲企業等主體。如亞馬遜海外倉、大龍網海外倉、中郵海外倉等。目前,絕大部分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選擇第三方海外倉模式。
在此方式下,跨境電商企業只需要支付倉庫租賃費、管理費和配送費,即可將貨物送到客戶手中。而選擇合作建造海外倉的企業通常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管理經驗,需要樹立企業形象和宣傳企業品牌,具有個性化需求但無法單獨承擔海外倉的經營風險和建倉成本,因而需要和其他企業或者物流公司合作建造海外倉。
(3)第四方海外倉模式
第四方海外倉模式其本質是以海外倉為核心的跨境電商物流資源整合模式,其本身不建設海外倉,通過整合第三方海外倉、第三方物流配送企業、報關企業、保險企業、流通加工企業等資源為跨境電商企業打造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務平臺,以此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共贏。

4.海外倉模式的優勢和劣勢
海外倉的優勢在于發貨穩定、服務全面、效率高等;而劣勢體現在前期投入大、庫存風險及資金占用風險等方面。

以上梳理了海外倉的定義、主要模式及優劣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跨境電商企業有哪些?我國主要跨境電商企業梳理
什么是cips系統?參與者包括?cips跨境支付系統講解
跨境電子商務是做什么的?特征有哪些?與國內電子商務的區別
什么是跨境物流?有哪些公司?跨境物流要素分析
什么是跨境電商?與傳統外貿的區別在哪?公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