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創意產業發展規劃
在市場未來發展方面,數字創意產業領域的相關產業政策日趨完善,為行業發展帶來顯著的政策驅動力量;國內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為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并且,虛擬現實等數字創意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行業持續發展。與此同時,行業發展中仍然存在融資渠道不暢、復合型專業人才短缺等限制企業發展的因素,但在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行業整體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數字創意產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2、數字創意產業政策
2016年工信部發布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相關內容是加快發展面向移動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平臺的移動支付,位置服務、社交網絡服務,數字內容服務以及智能應用、虛擬現實等新型在線運營服務。加快培育面向數字化營銷、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湍戲動漫、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職務平臺和解決方案。
20116年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相關內容是將數字創意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以數字技術和先進理念推動文化創意與創新設計等產業加快發展,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關產業相互滲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領、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格局,相關行業產值規模達到8萬億元。
2017年文化部發布了《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相關內容是加快發展以文化創意內容為核心,依托數字技術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的數字文化產業,培育形成文化產業發展新亮點。提升動漫、游戲、創意設計、網絡文化等新興文化產業發展水平,大力培育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鼓勵文化與建筑、地產等行業結合,以文化創意為引領,加強文化傳承與創新,建設有文化內涵的特色城鎮,提升城市公共空間、文化街區、藝術園區等人文空間規劃設計品質。
2017年文化部發布了《關干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相關內容是優化數字文化產業供給結杓,提升數字文化產業文化內涵、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依托文化文物單位館藏文化資源開發數字文化產品,提高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等文化場館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創新交互體驗應用,帶動公共文化資源和數字技術融合發展。
2018年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相關內容是明確將數字創意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包括四大部分:數字創意技術設備制造、數字文化創意活動、設計服務以及數字創意與融合服務。
2019年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廣指電視總局發布了《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相關內容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創新體系,實現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并從加強文化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加強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促進內容生產和傳播手段現代化等八個方面提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重點任務。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相關內容是支持文化文物單位與融媒體平臺、數字文化企業合作,運用5C、VR/AR、人工智能、多媒體等數字技術開發館藏資源,發展“互聯網+展陳”新模式,打造一批博物館、美術館數字化展示示范項目,開展虛擬講解、藝術普及和交互體驗等數字化服務,提升美育的普及性、便捷性。支持展品數字化采集、圖像呈現、信息共享、按需傳播、智慧服務等云展覽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2020年中央文改領導小組發布了《關于做好國家文優大數據體系建設工作通知》,相關內容是以旅游景區、游樂園、城市廣場等為目標,建設具有一定空間規模的文化體驗園,把地域文化、紅色文化從博物館和紀念館“活化”到文化體驗園,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城市購物中心、中小學幼兒園、公共文化機構、城市社區等為目標,建設技術含量高、傳播力強的文化體驗館,使其成為愛國主義教育、文化傳承傳播、大眾學習鑒賞的重要場所,推動紅色文化、傳統文化進社區、進校園、進商場。
2020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發布了《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相關內容是鼓勵數字創意產業與生產制造、文化教育、旅游體育、健康醫療與養老、智慧農業等領域融合發展,激發市場消費活力。建設一批數字創意產業集群,加強數字內容供給和技術裝備研發平臺,打造高水平直播和短視頻基地、一流電競中心、高沉浸式產品體驗展示中心,提供VR旅游、&R營銷、數字文博館、創意設計、智慧廣電、智能體育等多元化消費體驗。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廣州凡拓數字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分析報告(621頁).pdf
數字創意是什么,發展現狀如何?
數字創意產業細分領域分析,發展前景及四大特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