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IT桔子:2020年全球ADC抗體偶聯藥物行業淺析(附下載)

IT桔子:2020年全球ADC抗體偶聯藥物行業淺析(附下載)

?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ADC藥物概念


在20世紀40年代首次應用于白血病的治療之后,化療藥走上了歷史的舞臺,逐漸成為了腫瘤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眾也對于化療具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它的副作用較大,腫瘤患者在進行治療的時候也因此對化療非常抵觸。
化療藥副作用高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化療藥沒有選擇性,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人體正常的細胞造成影響;第二,化療藥主要采取的是全身給藥的方式,全身用藥需要大的劑量,這就會加重其不良反應的發生。
全身給藥比較有代表性的另一個藥是糖皮質激素,由于某些疾病應用大量激素的后遺癥廣為人知,所以公眾也很排斥激素。醫學上有些非全身性疾病,比如哮喘,輕中度的非急性發作的患者采用全身給藥也的確不是一種好的方式,所以局部的吸入性給藥應運而生。同理,科學家也在研究如何將化療藥直接靶向腫瘤細胞,減輕其不良反應。
抗體藥的出現與發展無疑是給化療藥帶來了一個好的定位裝置,抗體與小分子化藥的組合被稱為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ADC藥物是近年來腫瘤領域最受關注的研發方向之一,其被認為是未來傳統化療藥的替代者, 2030年全球ADC藥物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億美元。
ADC藥物發展史
20世紀初,德國醫學家、化學療法創始人和體液免疫學說倡導者、1908年諾貝爾獎醫學與生理學獎得主Paul Erlich提出“我們血液里面有一些神奇的子彈,這些神奇的子彈是可以治療疾病的“,借助這些子彈將藥物輸送到特定部位的想法也被視為是ADC抗體偶聯藥物的最初設想。
1975年,雜交瘤技術問世,開創了抗體技術的新時代。5年后,美國斯坦福醫學中心的Levy用B細胞淋巴瘤患者瘤細胞制備了一個抗獨特型單抗,這也是單克隆抗體第一次應用于腫瘤治療。1986年第一個單抗藥物獲得FDA批準上市之后,單抗藥物在不斷發展的生物技術的推進與迭代下,終于迎來了美羅華和赫賽汀這兩種經久不衰的藥品。
伴隨著單抗藥物的發展,ADC也逐漸從概念轉化為現實。2000年惠氏制藥的一代ADC藥物Mylotarg(gemtuzumab ozogamicin)通過FDA 的Subpart H快速批準程序而獲批上市,成為了ADC領域第一個上市的藥物。由于惠氏制藥在2009年被輝瑞收購,Mylotarg也被輝瑞獲得。2004年啟動的Mylotarg上市后驗證性III期研究SWOG 106中,Mylotarg聯合化療組沒有顯示出臨床獲益,且藥品安全問題,2010年06月,輝瑞主動將Mylotarg撤市,后于2017年改變劑量后再度上市。期間基于前輩改進技術的二代ADC在隨后逐漸上市,在生物技術的不斷突破下,ADC抗體偶聯逐步成熟,研發與上市品種快速增加。
ADC的結構
ADC藥物由抗原特異性抗體、接頭(linker、連接子)和小分子細胞毒性藥物(彈頭)三部分構成??贵w起到了定位的作用,通過抗體與靶細胞表面抗原結合之后,ADC偶聯藥物在胞吞作用下內化,對靶細胞進行殺傷。
ADC各組分都擁有著特定的選擇策略。
首先在抗原的選擇方面,如其他抗體類藥物一樣,需要腫瘤高表達但是健康組織少量表達或者不表達的抗原,以此來避免藥物過多地作用于健康組織帶來嚴重的不良反應。對于ADC來說靶點的選擇也需要考慮靶點的內吞效率以提升殺傷效果。對應的抗體需要與抗原高度親和,基于不同的抗體技術,也需要對藥物的結合位點進行不同策略的設計。
接頭是ADC藥物分子穩定性的關鍵所在,好的接頭不能隨便水解,在靶細胞內能夠迅速裂解,在靶細胞外則要穩定,同上述抗原要選擇高表達和突變抗原外,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減少脫靶效應、減輕不良反應,并提升藥物利用效率,最大程度的作用于靶細胞。
彈頭藥物是ADC藥物發揮活性的核心部件,因此需要具備極高的活性。由于彈頭藥物需要同抗體偶聯,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化學可修飾性和水溶性,從而確保彈頭藥物可被抗體攜帶進入細胞并發揮效能。
ADC的研發策略
目前ADC藥物已經發展到三代。第一代ADC以Mylotarg為代表,通過賴氨酸隨機連接、偶聯效率低、DAR分布極為不均、彈頭毒力有限、脫靶效應強;第二代ADC以Adcetris為代表,采用人源化抗體,對抗體的效應子功能、偶聯位點、彈頭藥效、旁觀者效應等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研究;三代ADC主要體現在抗體設計的工程化方面,通過定點偶聯的方式,解決ADC偶聯產物不均一的缺陷,是未來必然的發展方向。(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

1_頁面_01.jpg

1_頁面_02.jpg

1_頁面_03.jpg

1_頁面_04.jpg

1_頁面_05.jpg

1_頁面_06.jpg

1_頁面_07.jpg

1_頁面_08.jpg

1_頁面_09.jpg

1_頁面_10.jpg

1_頁面_11.jpg

1_頁面_12.jpg

1_頁面_13.jpg

1_頁面_14.jpg

1_頁面_15.jpg

1_頁面_16.jpg

1_頁面_17.jpg

1_頁面_18.jpg

1_頁面_19.jpg

1_頁面_20.jpg

1_頁面_21.jpg

1_頁面_22.jpg

1_頁面_23.jpg

1_頁面_24.jpg

1_頁面_25.jpg

1_頁面_26.jpg

1_頁面_27.jpg

1_頁面_28.jpg

1_頁面_29.jpg

1_頁面_30.jpg

1_頁面_31.jpg

1_頁面_32.jpg



點擊下載全文

本文由作者IT桔子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中國人民銀行:2019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4頁).pdf
中國人民銀行:2019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4頁).pdf

1 2019 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 人民銀行統計,2019 年三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 款余額 149.92 萬億元,同比增長 12.5%,增速比上月末高 0.1 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 13.63 萬億元,同比多增 4867 億元。 貸款投向呈現以下特點。 一、企事業單位貸款增速回升 2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156頁).pdf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156頁).pdf

2018年以來,全球經濟政治格局仍處于深度調整過程中,中國經濟金融發 展面臨的外部挑戰明顯增多。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系統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 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迎難而上、扎實工作,推動宏觀政策有效實 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加強,金融秩序不斷好轉,金融改革開放取得進 展,實現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15頁).pdf
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15頁).pdf

1 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8 年)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 為貫徹落實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 年) 和 G20 普惠金融成果文件要求,2016 年底人民銀行建立了中國普 惠金融指標體系及填報制度。 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現包含 使用情況、可得性、質量 3 個維度共 21 類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