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人工智能領域技術接近國際最高水平,潛力巨大,正加速落地
中國多項技術領先,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巨頭引領飛速發展
我國多項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基礎研究方面,我國已擁有人工智能研發隊伍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設施齊全的研發機構,并先后設立了各種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究課題,已取得許多突出成果。我國在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機器翻譯、中文信息處理等技術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智能芯片技術也實現了突破。中科院計算所發布了全球首款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清華大學研制出可重構神經網絡的計算芯片,比現有的GPU效能提升了3個數量級。 (原文來自皮匠網,關注“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最新行業報告)
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盡管我國在一些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尤其是核心算法方面與發達國家水平相當,但我國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比如在高精尖零部件、技術工業、工業設計、大型智能系統、大規模應用系統以及基礎平臺等方面。另外,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還面臨著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挑戰。
從專利分布看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
? 基礎算法方面,國內的專利申請雖多,但大量成果仍然處于實驗室階段,只有比較有實力的大型企業才在基礎算法方面投入較多。
? 自然語言處理申請人數量已經趨于穩定,預示著這一方向的技術發展已經逐漸進入平穩期。
? 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識別的申請量和申請人數量近幾年均有大幅度增長,可見這一方向仍處于技術成長階段,未來一段時間仍然是重要的技術增長點。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呈高速發展態勢
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987億元,隨著國家規劃的出臺,各地人工智能相關建設將逐步啟動,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增長率達到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