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于2021年3月發布了《后疫情時代消費需求恢復及持久效應》。
報告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后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情況,其中包含6個案例,涵蓋了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案例包括電子雜貨購物、娛樂、居家筑巢、休閑航空旅行、遠程教育和虛擬醫療。
1. 長期以來的消費者習慣都被新冠疫情打亂。
成熟經濟體的一個決定性趨勢是,用于兒童保育、醫療保健、住房和休閑航空旅行等服務的消費者支出份額不斷增加。截至2016年,在美國,以服務為主的類別占家庭消費支出的2.5倍,而在印度,商品占家庭消費支出的3.8倍消費大于服務。
在各國內部,財富水平的提高推動了對不同類型服務的更多支出。在中國,餐飲支出開始快速增長,年收入為3000美元,而休閑航空旅行開始增長,年收入為18000美元。然而,強制封鎖和對新冠肺炎的擔憂導致消費服務支出大幅下降(如下圖)。
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各類別消費者支出,與2019年同期相比

最初的封鎖關閉了兒童保育設施、學校、醫生辦公室、餐廳和現場娛樂場所,旅行也急劇減少。雖然一些限制措施有所放松,但西歐和美國仍有許多限制措施,截至2021年初,對危機蔓延的擔憂仍然很高,進一步限制了消費服務支出。
此外,在家外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增加了,家庭更多地使用清潔、外出就餐或家教等服務,而不是自己動手。對美國時間使用調查的分析顯示,自2002年以來,父母每周平均少花一個多小時在家庭活動上,比如幫助孩子做家庭作業和照料花園。
在家工作的個人分配的時間(WFH)與在辦公室工作相比

2. 在新冠疫情期間,強制數字參與會導致一些領域的數字化持續加速,如健康、娛樂和雜貨店購物。
在大多數行業中,隨著消費者尋找上門服務的替代品,數字參與加速,出現了一些“階躍變化”加速的例子。
疫情期間的虛擬醫療保健利用率是數字化階段性變化的一個例子,2020年2月至4月,美國的遠程醫療保健索賠增長了25倍,法國增長了25倍,英國增長了2.2倍(如圖)。
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各國的遠程保健普及率增加了約10至30個百分點

3.在新冠疫情期間,消費者家中筑巢很從疫情之前的軌跡繼續升高。
與數字化不同的是,家居嵌套扭轉了在家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減少的趨勢。在美國,2020年6月,消費者在家具上的支出同比增長12%,同期在家用電器上的支出增長10%,在工具和設備上的支出增長16%(如下圖)。
2019-2020年消費者支出同比變化(%)

在新冠疫情后,這種逆轉可能會持續下去,部分原因是消費者通過擴大家庭覆蓋范圍,包括工作、娛樂和健身,以及通過培養新習慣(如自己動手改善家居環境)獲得了積極的體驗。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麥肯錫:COVID-19的消費需求恢復及持久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