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征增值稅是指某些特定情況下,具有經濟功能的行為不繳納增值稅的情況。通常,適用范圍包括財務處理、增值稅導致的減免、銷售地方特征等方面,因此,財務處理者對免征增值稅的涉及及實質性內容應當清楚的認知,以防止財務存在造成重大上編的隱患。下文將從主要涉及的財務處理方式,免征增值稅方式及會計處理三個方面,對免征增值稅的會計處理進行詳細介紹。

一、財務處理方式
1、劃撥支出:在一些特定情況下,當增值稅收入依照當地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劃撥至國家指定的部門時,其不繳納當地國家用于中央政府及本地政府支出的增值稅,將免征增值稅。
2、三方扣繳:如果將貨物及服務的增值稅由三方扣繳,即將增值稅收取由繳納角度劃撥至國家(本地)指定的部門,則將不繳納當地政府及本地政府的增值稅。
3、減免:若增值稅收取由本地政府或法律法規減免政策規定的,則具有經濟功能的行為不繳納當地政府及本地政府支出的增值稅由減免,也屬于免征增值稅的情況。
二、免征增值稅方式
1、銷售本地特征交易:在一些國家,當增值稅收入依照法律法規發生銷售本地特征交易,則該稅將不繳納當地國家及本地財政支出的增值稅,將免征增value稅。
2、適用增值稅減免政策:如果在增值稅稅收中存在適用的減免政策,則可以在一定范圍內不繳納當地政府及本地政府支出的增值稅,也屬于免征增值稅的情況。
三、會計處理
1、會計科目的處理:減免增值稅的會計科目應當由“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入”科目開始,適當的減少其中增值稅科目所占比重,同時增加“其他應收款”科目,其中核定應收增值稅項目。
2、減免增值稅會計憑證:減免增值稅不繳納當地政府及本地政府支出的增值稅,會計憑證應當對其進行減免,以防止引發重大上報的隱患。會計憑證的內容應當由科目記錄減免金額,開票時間及減免金額摘要等內容組成,參照《會計憑證編制規定》標準編制。
3、增值稅減免的計算:增值稅減免計算時,應當減免稅額應小于增值稅應納稅額,又減免的金額應當不大于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應稅價格;若發票超出減免金額,則必須進行相應的處理,以便滿足稅收規定。
四、總結
從上述介紹可以看出,免征增值稅對金融會計師及公司實施增值稅減免有著重要的認知及處理作用。財務決策者應當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