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低/無代碼
根據艾瑞咨詢報告指出,低代碼指的是云原生的、可水平擴展的應用程序開發平臺(APaaS),早期的Access數據庫、QuickBase、PowerBuilder等,其實都可以看作低代碼的雛形。無代碼是指不需任何代碼的應用程序構建方式,既可看作低代碼的子集,也可看作低代碼的高級形式。
2 常見低/無代碼應用形態
按照開發中的無碼程度、應用場景、使用者,以及復雜場景適應性,低/無代碼的應用形態可以分為傳統軟件開發、輕量級無代碼、企業級低代碼和企業級無代碼等幾種形態。
(1)傳統軟件開發:開發模式是代碼驅動;早期主要通過編程IDE及工具包實現軟件開發;后期,可基于豐富的前后端開發框架、組件,框架自生成部分基礎代碼,是完全代碼開發;目標客群是程序員需同時關注業務邏輯和底層技術的實現,落地適用于所有應用場景。
(2)輕量級無代碼:開發模式是表單驅動;預先設定的規則,應用開發(業務人員)拖拉拽配置生成表單、可視化看板等;簡單場景可無碼開發復雜場景需大量代碼;目標客群是業務人員通過簡單拖拉拽配置生成表單、可視化看板等;落地于部分特定、簡單輕量場景
(3)企業級低代碼:開發模式是模型驅動;通過建立模型來定義數據關系及流程邏輯;低代碼平臺可自動生成軟件框架代碼和基礎代碼;平臺是無代碼,但函數與系統是解耦的,支持自寫代碼開發;目標客群是程序員關注核心業務邏輯的實現;落地在企業級復雜應用
(4)企業級無代碼:開發模式是數據驅動;通過對具備柔性的內外部數據采集、存儲、加工、使用,打造數據價值鏈,驅動并支撐應用智能生成;大部分場景不需要代碼;限制代碼的反向輸出;目標客群是針對企業通用場景,業務人員配置生成;其余場景可通過少量代碼、插件滿足;落地于企業級復雜應用

3 企業無代碼應用現狀
中國無代碼開發方式的滲透率不足5%,走在實踐前沿的主要為泛IT(軟件開發商、IT服務商、具有互聯網屬性的企業等)、泛政務(政府、軍工、以及智慧城市相關等)、工業、教育、金融、零售、房地產、物流等。
(1)政府等應用:信息化程度低,企業內IT資產沉淀少,缺乏專業IT人才,軟件開發只能尋求外包。無代碼工具極大地降低了軟件開發的門檻和需要的人手。原先一個本科以上學歷團隊可以做的事現在少量幾個大專生即可完成。
(2)it服務商等應用:從事軟件開發服務的廠商,企業規模大,員工多,項目繁雜,復用率低,人效難以提升,想要尋求內部沉淀和客戶滿意度提升。無代碼工具具有模塊化、組件化的特點,可以幫助企業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沉淀下來,提高項目的復用程度和人效,縮短交付周期。
(3)工業制造等領域:信息化程度高,業務發展高速,定制化需求多且變化快,許多零散細小的訴求不能被滿足,無代碼給予了需求端自己開發創新的工具。企業可以針對自己的業務變化和復雜邏輯,隨時去開發個性化的應用,即開即用,即變即修,做到真正地為業務賦能。

來源:《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企業級無代碼白皮書(58頁).pdf》
推薦閱讀:《海比研究院:2021年中國低代碼、無代碼市場研究報告(92頁).pdf》
《T研究:2020中國低代碼平臺指數測評報告(4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