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1國家體育產業政策
1、2014年《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把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增強人民體質作為根本目標,把體育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力爭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
2、2015年《關于體育場館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的通知》等。
3、2016年《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
規劃》提出要在堅持改革引領、市場主導、創新驅動和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下,到2020年實現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從業人員數超過600萬人、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超過30%,體育消費額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過2.5%等目標。
除此之外,還發布了《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0年)》、《關于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競技體育“十三五”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等政策面世,目標在2020年全國每周參加一次及以上的體育鍛煉人數達到7億,經常參加鍛煉人數達到4.35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
4、2017年《全民健身指南》、《體育標準化管理辦法》等。
5、2018年《擊劍運動產業發展規劃》、《馬拉松運動產業發展規劃》、《自行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等。
6、2019年《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等政策發布,鼓勵體育產業創新性發展。
除此之外還發布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國務院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負責推進《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相關工作。力爭到2022年和2030年,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率超過70%和90%,農村行政村體育設施覆蓋率基本實現全覆蓋和覆蓋率100%。個人層面,鼓勵每周進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
《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新形勢下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針對體育產業提出10個方面政策舉措。力爭到2022年,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60%;冰雪產業總規模超過8000億元,促進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機制。到2035年,體育治理體系實現現代化,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45%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超過92%,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
7、2020年《2020年全國體育政策法規規劃工作要點》、《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除此之外,在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為了減少疫情對體育產業影響,國家印發了《關于大力推廣居家科學健身方法的通知》,鼓勵居民居家健身,助推居家健身、互聯網健身等行業逆襲。
8、2021年《2021年群眾體育工作要點》、《“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等。
除此之外還發布了《冰雪旅游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推動群眾性冰雪賽事活動開展,深挖冰雪旅游消費潛力,促進相關行業融合。力爭到2023年助力2022北京冬奧會和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
在體育方面,國家還是相當重視的,近幾年來,頒布的相關政策也是有很多,以上就是2014年-2021年至今國家在體育產業方面發布的相關政策,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據來源:《健身行業深度報告:健身需求有望上升產業鏈發展可期-210730(23頁).pdf 》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全部內容及體育產業概念股龍頭一覽
2016-2017中國體育產業研究報告85頁(87頁).pdf
【精選】2021年體育產業現狀及當代文體傳媒公司運營模式分析報告.pdf
普華永道:2020年體育行業調查報告(75頁).pdf